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业界动态 > 三招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难题(图文)

三招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难题(图文)

作者: 时间:2016-08-02 来源:OFweek 锂电网 收藏
编者按:一提到电动汽车,大家普遍的反应是万一开到半路没电了怎么办?半路没遇上充电桩、充电站,又没有无线充电怎么办?确实,续航和充电难问题是电动汽车的一大痛点,如果能够充电5分钟,行驶两小时,自然就没问题了。

  解法三:建立广覆盖慢充网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4868.htm

  风靡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市场很受追捧,销量非常可观。究其原因,除了优异的设计,还有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方便在家充电。

  美国的住宅中有近三分之二是有车库的独栋,截止2014年底,有74%的充电桩属于私人充电桩,65%的人选择在家充电,32%的人在办公场所充电,仅有3%的人在公共场所的充电桩进行充电。为什么?因为在家晚上休息时充电方便,公共充电站耗时、排队,仅可作为补电或高速公路续电。

  相比之下,中国城市里有自己固定车位的车主仅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车主是先到先停,如果要充电必须花专门的时间到公共快充桩,充电时间将会远多于加油时间。当保有量提高后,排队将会很严重,这些都影响着使用体验。公共快充桩设备成本、建设成本都非常高,如果市场化运行,必然要有较高的充电服务费才能运行且盈利,然而这又减少了用电的成本优势,这些都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所以,中国要发展私家,不能以费用高昂且使用低效的公共快充为主,而要建立低成本、高效、广覆盖的停车位慢充网络。

  怎么建呢?因为是晚上在家充电有充裕的时间,所以选最便宜的3.3kW的慢充,从晚六点到早八点,可以充电46.2度,以百公里耗电20度估算可以提供231公里续航里程,一年是84315公里,私人用车每年平均里程大约一万公里左右,这样一个慢充至少可以供六辆车错时充电,这还只算了夜间,如果车主不开车上班,白天充电,可以服务的更多。好吧,六个停车位建一个慢充桩,费用省了一大半。桩可以安装在六个停车位中间,需要有刷卡识别、数据远传功能。桩上设收费广告位,以电动汽车广告为主,桩两侧引出延长线,由牢固的金属套管引出,在每个停车位留出一个标准化防雨转接头,转接头到车的线由厂家随车附送,车主使用保管,这样易损件可以使用的时间更长。一个慢充装置成本价在千元之内,加上线管、安装费,这样一套总费用应该在三千元之内,折合每个停车位不到500元。如果在小区里建设,可以铺设在停车位边的绿化带里,每栋楼前1~3个慢充桩,总负荷不到10kW,可以直接用居民楼的民用电,不需单独专线。如果在路边停车位安装,可以使用路灯线管。办公地点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安装更方便。以深圳为例,2014年底共有300万辆车,停车位94万个,可以建桩15.6万个,总投资4.7亿,基本做到全市覆盖,而一个快充桩建设完全成本如果以10万计,仅能建设4700个。

  慢充桩怎么使用呢?车主手机安装统一服务app,注册绑定车号,下班回家时通过定位显示周围空闲充电桩。如果没有,则根据实时显示充电剩余时间,选择预约排队的充电桩。充电前充电桩引出线无电,先连接转接线,然后插卡操作开始充电,充电时转接线自锁,脱落即断电,充好后app推送信息至手机,车主插卡停电拔线,下一位预约车主接收app推送消息可以充电。当市场保有量提高后。频繁被预约的桩可以扩容至三比一或二比一。车主如果晚上不能在家充电,可以选择白天到单位充电,如果急用可以在快充桩充电。

  要想真正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题绝非易事,需要政府部门、电网公司、汽车厂商共同推进,多种措施并举,绝非某项技术或政策能够独立完成。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更应按照市场规律,当车主真正解决了充电的后顾之忧,才能够激发强大的购买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