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白光LED芯片的散热问题
因此,在面对不断提高电流情况的同时,如何增加抗热能力,也是现阶段的急待被克服的问题,从各方面来看,除了材料本身的问题外,还包括从晶片到封装材料间的抗热性、导热结构、封装材料到PCB板间的抗热性、导热结构,及PCB板的散热结构等,这些都需要作整体性的考量。
例如,即使能够解决从晶片到封装材料间的抗热性,但因从封装到PCB板的散热效果不好的话,同样也是造成LED晶片温度的上升,出现发光效率下降的现象。所以,就像是松下就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便把包括圆形,线形,面型的白光LED,与PCB基板设计成一体,来克服可能因为出现在从封装到PCB板间散热中断的问题。
不过,并非所有的业者都像松下一样,把封装材料到PCB板间的抗热性都做了考量,因为各业者的策略关系,有的业者以基板设计的简便为目标,只针对PCB板的散热结构进行改良。
有相当多的业者,因为本身不生产LED的关系,所以只能在PCB板做一些研发,但仅此于止还是不够的,所以需要选择散热性良好的白光LED.能让PCB板上的用金属材料,能与白光LED封装中的散热槽紧密连接,完成让具有散热槽设计的高功率白光LED与PCB板连接,达到散热的能力。
不过,这样看起来好像只是因为期望达到散热,而把简单的一件事情予以复杂化,到底这样是不是符合成本和进步的概念,以今天的应用层面来说,很难做一个判断,不过,实际上是有一些业者正朝向这方面做考量,例如Citizen在2004年所发表的产品,就是能够从封装上厚度为2~3mm的散热槽向外散热,提供应用业者能够因为使用了具有散热槽的高功率白光LED,能让PCB板的散热设计得以发挥。
封装材料的改变 提高白光LED寿命达原先的4倍
当然发热的问题不是只会对亮度表现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对LED本身的寿命出现挑战,所以在这一部份,LED不断的开发出封装材料来因应,持续提高中的LED亮度所产生的影响。
过去用来作为封装材料的环氧树脂,耐热性比较差,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在LED晶片本身的寿命到达前,环氧树脂就已经出现变色的情况,因此,为了提高散热性,而必须让更多的电流获得释放,这一个架构这是相当的重要。
除此之外,不仅因为热现象会对环氧树脂产生影样,甚至短波长也会对环氧树脂造成一些问题,这是因为白光LED 发光光谱中,也包含了短波长的光线,而环氧树脂却相当容易被白光LED中的短波长光线破坏,即使低功率的白光LED就已经会让造成环氧树脂的破坏,更何况高功率的白光LED所含的短波长的光线更多,那麽恶化自然也加速,甚至有些产品在连续点亮后的使用寿命不到5,000小时。
所以,与其不断的克服因为旧有封装材料-环氧树脂所带来的变色困扰,不如朝向开发新一代的封装材料,或许是不错的选择。目前在解决寿命这一方面的问题,许多LED封装业者都朝向放弃环氧树脂,而改采了硅树脂和陶瓷等作为封装的材料,根据统计,因为改变了封装材料,事实上可以提高LED的寿命。
就资料上来看,代替环氧树脂的封装材料-硅树脂,就具有较高的耐热性,根据试验,即使是在摄氏150~180度的高温,也不会变色的现象,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封装材料。
因为硅树脂能够分散蓝色和近紫外光,所以与环氧树脂相比,硅树脂可以抑制材料因为电流和短波长光线所带来的劣化现象,而缓和的光穿透率下降的速度。
所以,以目前的应用来看,几乎所有的高功率白光LED产品都已经改采硅树脂作为封装的材料,例如,因为短波长的光线所带来的影响部分,相对于波长400~450nm的光,环氧树脂约在个位的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