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数据中心的IPv6技术部署

数据中心的IPv6技术部署

作者: 时间:2011-04-20 来源:网络 收藏

  IPv4应用群是现有系统,一般维持原有运行环境。应用群是新应用群,可能是新建设的业务群,也可能是业务驱动使得IPv4应用向升级形成。

  在规划应用时,对于系统内部结构,可根据如图3所示的灵活特性进行业务。IPv6业务群可能存在简单的服务系统,如基于单层服务器架构的FTP、视频、文件共享等服务器;也可能存在基于WEB-APP-DB多层架构的纯IPv6应用服务器群;也有可能存在只在WEB层支持IPv6的应用系统群(APP-DB还是基于IPv4)。在IPv4向IPv6过渡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多种混杂方式在内部会长期存在。

  在对IPv4进行v6化升级改造时,首先需要将的核心进行双栈化,双栈化的核心不仅能够支持已有的IPv4数据中心网络、保护大量投资,还有助于新的IPv6业务系统大规模扩展。独立的、高性能、可扩展、稳定运行的双栈核心,是数据中心IPv6后续发展的最关键环节。

  如图5所示为一种简捷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群双栈化结构,采用IPv4/IPv6同时运行的双栈核心,并集成化的双栈安全控制层(双栈安全是一种简化模型,适用于规模不大的双栈数据中心,在大中型或关键业务系统建设中,也可分别基于IPv4应用和IPv6应用来部署独立的安全控制层,如此能够区分与简化安全策略的运行管理),而对于业务系统进行分区化部署,使得IPv4与IPv6系统分布在不同的网络模块。

  对于负载均衡、SSL卸载等应用优化功能的部署,一般将功能组件与业务系统结合,划归相应的网络模块,而不作双栈运行,这样可以降低双栈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的复杂度,并充分利用传统的成熟应用架构。

  

  图5 一种双栈数据中心结构

  5 结束语

  IPv6的发展首先表现在IPv6在数据中心的落地应用。在IPv4向IPv6的长期过渡周期内,双栈数据中心会成为基本的建设模式,深入探索、不断实践是前IPv6时代新IT建设能够有效持续的最佳方式。构建高效、稳定、敏捷的IPv6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是H3C新一代数据中心研发与反复实践的重要课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