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基于实时内核的电动车电子差速算法仿真

基于实时内核的电动车电子差速算法仿真

作者: 时间:2009-06-30 来源:网络 收藏

5 差速平台及实验平台设计
5.1 差速本体的模型
图2中,速度基准值模块通过加速信号等确定Vref(Vref=ωr×r)。Vref为速度基准值,即转向时前轴外侧轮的转速值。此轮为4个轮子中转速最大的轮。比例模块通过查表确定各个轮速与Vref的比例值,转向模块确定转弯的方向。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2447.htm

5.2 差速结果
在转向、加速、刹车3种信号作用下,4个轮子的转速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电子差速的效果。在时间为1时,由于减速,V1、V2、V3、V4同时减小,同时由于转向发生变化,在电子差速作用下,V1、V3瞬时增大,而V2和V4瞬时减小,且变化数值不同。在3和4之间,4和5之间,8和9之间转向也发生变化,电子差速起作用,V1、V3瞬时增大或减小,而V2和V4瞬时减小或增大,且变化数值不同。在5和7之间由于刹车,各轮速度为O。

5.3 电子差速算法实验平台的设计
该实物实验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1台作为监控设备的PC机及1辆自行构建的具有4个电动轮的低成本实物模型。这两个部分通过一个自制的简易CAN/USB网关相连,构成了整个系统的主体。
PC机作为该实验系统中重要的人机接口之一,用于监视及评价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对实物模型上CAN总线消息的在线监听,PC机可以在不干扰运行的前提下获得电动车中央控制器、各个电动轮驱动控制器的运行情况;还可在PC机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曲线绘制,并且可将接收到的大量有效数据保存在PC机的硬盘中,为更为复杂的离线分析提供可能。
CAN/USB网关是连接本实验系统中上位PC机与电动车实物模型的桥梁,是实现现场数据采集的重要设备。该网关完成了CAN总线与USB线的物理接口及协议转换,具有双向通信及一定的数据缓冲能力;支持USB2.O高速传输协议,通过编程可以支持传输速度最高达1 Mb/s的CAN总线通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