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设计
2.2 交流输出控制模块
交流输出控制模块主要由电动汽车充电专用电气接口及控制导引电路组成,硬件框图如图3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48058.htm
系统自检时,闭合开关S1,脉冲信号传输至电压监测点,表示充电桩准备完毕,可以进行充电。当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与充电桩供电插座可靠连接后,控制导引电路闭环,R1和R2阻值相同,检测点正电压减半则表示连接正确。充电桩通过输出PWM信号将当前能提供的最大连续额定电流值告知车载充电机(约定可用的线电流和PWM信号占空比成线性比例关系)。
3 中央管理模块设计
中央管理模块的硬件结构如图4所示,主要由嵌入式微处理器、LCD显示屏、键盘、导引灯、喇叭、射频卡读写装置、存储器及一些通信与控制接口组成。
系统采用了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ARM Cortex-M3处理器是行业领先的32位处理器,适用于具有高确定性的实时应用,能提供出色的计算性能和对事件的卓越系统响应,同时可以适应低动态和静态功率的系统需求。选用的芯片系统时钟设置为96 MHz,可以满足交流充电桩的控制需求。
LCD显示屏、键盘、导引灯、喇叭及射频卡读写器组成交流充电桩的人机接口界面。LCD显示交流充电桩的详细工作信息;导引灯快速指示工作状态;喇叭提供语音提示;用户可利用键盘设置充电参数;射频卡完成用户身份识别、充电过程启停管理及交易结算功能。
大容量FLASH用来存储交易记录及充电桩运行记录。通过通信接口,实现交流充电桩与上级监控中心通信,上传交易信息及充电桩运行信息,接收监控中心控制指令。
充电桩工作流程描述如下:用户刷卡进入系统后,显示射频卡读写装置获取的用户信息,提示用户连接充电插头。用户可利用键盘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自动、定电量、定时间、定费用)并设置相应的充电参数。再次刷卡可启动充电过程,同时向用户卡内写入未付费标识,用户将无法在未完成本次交易之前再次使用该卡。
充电过程中,管理模块定时获取状态参数(电量、时间、故障信息等)并显示。当判断出车载充电机已结束充电或已完成用户设置的充电目标时,充电过程结束,提示用户结账。用户再次刷卡可完成本次交易,并清除卡内未付费标识。此外,用户也可在充电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刷卡结束充电并完成交易。
4 软件设计
选用μC/OS-Ⅱ作为本设计的软件平台,它是一种具有可剥夺性多任务内核的实时操作系统,移植方便,而且稳定性和可靠性好。μC/ OS-Ⅱ的系统资源丰富,最多可管理64个任务,并提供信号量、消息邮箱、消息队列及内存管理等系统级服务,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因此,比较适合于中小型实时控制系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