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专题 > 手机双核知多少?四大主流双核CPU全比拼

手机双核知多少?四大主流双核CPU全比拼

作者: 时间:2012-11-28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对比苹果A5处理器我们会发现,单单是PowerVR SGX543MP2这一颗GPU,占据的芯片面积就几乎和整颗Tegra 2一样大。从这个角度而言,Tegra 2是成功的,因为它的GPU只用了对手不到八分之一的面积,就实现了几乎一半的性能,性能成本比无疑非常可观。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39451.htm

  Tegra 2的OEM报价只需要15~25美元,而作为对比,上一代三星单核蜂鸟处理器的报价就已经达到了20美元,而双核时代的猎户座必然要贵很多,因为猎户座的核心面积也超过了Tegra 2的两倍。与价格相同,芯片面积越多、晶体管规模越大,满载时的功耗就也更大,因此Tegra 2在满载时的功耗有可能会比其他产品小。但问题是Tegra 2为了降低成本而去掉的特性太多、砍掉的性能太狠,很多时候反而得不偿失。丧失了成本与性能的平衡点,这也许才是nVIDIA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而三星则试图追求最大的内部互联带宽,我们也看到了,Exynos 4210可能是唯一一颗采用了256bit内部总线的SoC,而这个总线无疑也会占据相当大的硅片面积。而OMAP4430在各方面都较为平庸,因此芯片 面积也居于中等水平。可以说,厂家的侧重各有不同,导致最终产品之间的巨大差异,在这方面,德州仪器做的无疑是最好的,不论是成本、功耗还是性能都是一个很适中的档次,而Exynos 4210与Apple A5则走在了性能的极端,实际上可以说忽略了成本与功耗的表现。而最悲剧的依然是Tegra 2,nVIDIA片面追求低成本,导致性能方面惨不忍睹,这可能是nVIDIA在Tegra 2上需要学到的最大的教训。

  写在最后:被透支的未来

  好了,我们的文章至此也要结束了,如果你仔细阅读了我们的内容,相信你对市面上的各种已经心中有数。双核大战,四大巨头,看起来很热闹,不是吗?但是在这片繁荣的背后,看到的是我们被透支的未来。

  2007年,手机硬件升级大战第一把火由苹果燃起,紧随其后的Android的发展,把拼硬件之风成功发扬光大。而到了2011年,以nVIDIA为代表的PC企业的介入,更是把拼硬件的速度与力度提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一代手机的生命周期往往只有12个月。  


NV奉行的是“性能每年翻一番”的策略

  性能在翻倍,功能在增加,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高的功耗,越来越大的发热,一天比一天重的电池,和一天比一天短的续航。根据高通提供的数据,工作在1.2GHz的MSM8x60,仅部分的功耗竟高达1.2瓦,再加上显示核心,功耗更是不可想象。

  其实,哪怕我们把时间推回到短短5年前的11时代,续航、功耗,都不是用户需要去关心的问题,但自从进入双核时代,高端手机的续航时间就已经开始以半天甚至小时作为单位,而满载时外壳高达50度的巨大发热,也在不断考验着用户的忍耐极限。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这真是我们需要的手机吗?

  相信有很多人会说不是。但厂家可不会理会这点。因为硬件升级是一场军备竞赛,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于是,我们在NV的路线图上看到了2011年底推出的四核心芯片,看到了28纳米将首先用于制造芯片。

  再过半年多,新一代的Cortex A15又将扛起新一轮拼硬件的大旗,而频率会直冲2GHz。在这样恐怖的速度背后,我们还有多少资本可以支撑现在的发展速度?半导体工艺是有物理极限的,业界迄今为止都对线宽10纳米以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束手无策,移动计算市场这辆由厂家和消费者共同催动的火车,已经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悬崖。  


NV的路线图写得很清楚:2011年底要推出4核心手机处理器Tegra 3

  几年后,当人们手里拿着的都是装着散热器、风扇呼呼响的“手机”,终于意识到这样不行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无路可退;当人们终于开始怀念聊天看书发短信,充电一次管一周的手机时,却发现这样做的企业已经倒在了硬件大战滚滚洪流之中,这才是移动产业的悲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关键词: 双核心手机 CPU ARM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