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岸线:技术创新为本,计算与通信并举
市场规划:产品定义客户说了算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30152.htm产品研发完成最多只能证明一个公司的技术实力,并不代表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同,技术型初创企业因产品不适合市场需求而被迫关门的不乏其例。尽管成立了七年多,但新岸线除了当年的T-MMB之外似乎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多声音,这实际上也和他们成立之初就没有过多考虑产品的商用化与市场化有关。“公司几年前刚成立的时候就是想办成一个一流的实验室,招了很多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的博士来做课题,根本不懂如何做销售,”杨宇欣对早前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并不讳言。“但我们后来发现产品光性能好是不够的,必须要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要懂得怎样卖出去。”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正是意识到了这一不足,新岸线于是开始着力打造市场推广与销售体系,相继从ARM、nVidia、AMD等国际知名企业挖来经营人才担任高管,这些人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更加熟悉用户的需求,因而大大提高了新岸线产品的市场化进程。“现在我们的芯片定义完全是客户说了算,不再像以前那样由研发人员拍脑袋决定,”杨宇欣说道。“市场部门提出对芯片的价格和性能要求,以及完成时间节点,研发部门则以此作为工作目标。”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曾吸引无数人眼球的NS2816,尽管芯片在性能上绝对领先,但市场反应却远没有达到预期。通过用户调查,他们发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该芯片的性能过于超前,完全不能适应实际用户的需求。于是新岸线从2011年调整了产品开发方向,在NS2816基础上推出“低功耗版”NS2816M,专门针对移动设备应用。和2816相比,2816M仍然是双核A9架构以及40nm工艺,带有高性能多核2D和3D图形处理器,最高支持高清1080p@30Hz视频解码,以及1920x1080/1440x900/1280x1024和1024x768等图像输出,但不同的是芯片主频由2GHz降到了1.2GHz,同时取消了100M以太网接口和SATA II接口,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功耗的大幅降低,最高只有700mW,板级功耗不超过2W,大大延长了移动设备的待机时间。201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将推出新一代低成本低功耗双核A9芯片,传闻主频将达到1.5GHz,而功耗只有400mW,同时芯片面积进一步缩小,在成本上更具竞争力,目标直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
目前手机和平板电脑正全面进入GHz时代,此时双核处理器成为高端产品的标配,无论是苹果的iPhone 4S、iPad 2还是三星的Galaxy SII。国际半导体巨头如高通、德州仪器、nVidia等也纷纷发布了各自的双核处理器,积极进行市场布局,业界普遍认为2012年将是双核市场全面爆发的一年,因此新岸线双核A9处理器的推出正可谓恰如其时,到目前为止,新岸线的NS2816M仍是国内唯一可量产的双核平台,后续再搭配自己开发的3G基带芯片,更成为国内绝无仅有的能够提供AP+BP套片方案的芯片供应商,这也是新岸线跟国内其他AP厂商相比的优势所在。随着方案以及产业链资源的进一步成熟,相信将为广大中国手机和平板电脑制造商提供更加多样而灵活的选择,面对细分市场开发出有针对性的系统应用方案。
“另外我们还为未来的发展在技术上做了很多储备,例如我们开始对ARM目前最先进的处理器内核Cortex-A15的研究,以及开发28纳米技术等,但市场需求没有起来之前我们不再会盲目启动,”杨宇欣说道。作为一家以高技术起点为基础的企业,新岸线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如今该公司在产品商用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在市场上绝对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在新岸线公司总部前台以及会议室里,我们看到多处墙上都贴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条幅,这大概是公司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员工保持危机感,不要因一点点的成功而沾沾自喜。经过前期的不懈努力,新岸线开始逐渐进入收获的季节,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持续耕耘,为智能设备系统制造商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帮助本土企业在移动互联时代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