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张汝京下课 中芯大涨

张汝京下课 中芯大涨

作者: 时间:2009-12-25 来源:商业英才网 收藏

  一方面创业初期,张汝京用大幅配股的方式招兵买马,吸引台湾地区的人才;一方面,的确有不少人和张汝京一样,对于来中国创业抱持着想象空间,但随着营运不如预期,不少人也就再回到老东家台积电、联电的怀抱里。但是,这一来一往间,张汝京等于得罪了台湾地区的两大龙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2056.htm

  所以,一般分析,如果连陪审团都判定中芯必须要巨额赔偿,张汝京肯定很难在这上头得到一丝便宜,尤其是过去的恩恩怨怨。

  但是,从熟悉内情的人得知,张汝京在三个多月前,就已经对亲近人士透露,在中芯内部,他已经由之前的主战派,改变成为主和派。主张和的理由有三:官司打下去,两败俱伤,不如想个办法争取双赢;台积电内部也有部分声音支持用和解的方式处理;第三个理由更为具体,就是两岸关系的“暖化”,这项官司在国台办等高层关心下,希望以和解方式结束。张汝京相当清楚,这场官司不管是中芯赢,还是台积电胜,在两岸合作步伐愈来愈快,加上ECFA即将在明年签订的背景下,中国大陆和台湾都会以和谐为第一指导原则,相对整个国家大计,中芯与台积电的诉讼就显得微不足道,这也是张汝京愿意退出中芯的最主要原因。

  王宁国时代

  张忠谋绝对清楚,在中国要发展半导体的过程中,他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王宁国可以成为台积电在中国的一个合作窗口。

  张汝京来中国大陆创立之前,原本在世大集成电路担任总经理,而在当时大股东中华开发公司把世大卖给台积电,张汝京却被蒙在鼓里,因而辞去总经理一职,如果没有这段插曲,理论上张汝京会是张忠谋旗下一位很好的战将,加上张汝京和张忠谋同样出自德州仪器,张忠谋曾经还担任过他的顶头上司,基于爱才,张汝京如果留下来,至今仍然会有一片天地。然而,当时张汝京选择了在半导体技术还是一片荒芜的中国大陆,张江工业园区成为他的落脚处。

  现在,张汝京的退出中芯,另一边是王宁国登上舞台。王宁国目前的角色分析起来有三项重要工作:

  尽快改善中芯半导体的体质。中芯自从创立以来,获利水平可说是每况愈下,去年金融海啸发生,至今更是连续四个季度亏损,今年三、四月,就传出张汝京准备引进战略投资者。除了引进资金,增加中芯的国际能见度,以及外界的技术转移,都是综合考虑,而如今张汝京下台,引资的动作是否持续要看王宁国的态度,但是,如何让中芯扭亏为盈,绝对是王宁国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挑战;

  确立与台积电的合作模式。一般看法,从提出10%的股权给台积电,可以预见未来中芯与台积电的互动只会多不会少。王宁国是华人在半导体界的精英,论起辈分在张汝京之上,他在半导体设备大厂应用材料服务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而张忠谋又是从德仪退下来的,彼此在业界早有渊源,加上王宁国熟悉大陆半导体界生态,未来他与张忠谋无论在资金、技术合作,都有想象空间;

  张汝京因为与台积电的诉讼而离开中芯,再度从张忠谋手上败下阵而去,对外界来说,这看起来是巧合,但是对于中芯发展过程中,的确对台积电造成困扰。不管是抢掉台积电的订单,还是挖掉台积电的人,都是造成日后很难再修补关系的重要导火线。但是,对于与张忠谋的师徒情谊,他多次与友人谈话中还是透露感谢张忠谋的知遇之恩。

  无奈就无奈在一直在营运上无法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2004年上市初期,毛利率还能维持在25%上下,到了2008年,就已经滑落到负数;在税前净利方面,自从2005年以来,也都一直出现红字。这次的下台,多少也包括大股东们对于在中芯这项投资上非常不满。



关键词: 中芯国际 晶圆 NOR NAN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