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网络与存储 > 业界动态 > DRAM风云录,国产厂商也要入局

DRAM风云录,国产厂商也要入局

作者:时间:2017-11-06来源:OFweek 电子工程网收藏
编者按:三星、SK海力士和镁光,这三家大佬目前占据了市场上95%的份额,现在国产存储研发成功,但是良率能否提升、量产能否实现,也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研发成功至量产并形成销售需要长达几年时间。

  领域目前仅剩下几位玩家依然还活跃在世界舞台之上,从80年代的40~50家,到08年金融危机时的区区五家,再到如今三位玩家:三星、SK海力士和镁光,这三家大佬目前占据了市场上95%的份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1/371013.htm

  人少了自然就不会再继续拼死拼活,大家和气生财,行业也一片欣欣向荣,当然这里指的是对于这几家厂商而言,最近这段时间对他们而言可是无比美妙的时光。


DRAM风云录,国产厂商也要入局


  但是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内存涨的快要上天了,这种明显“反周期定律”的现象也正是由于垄断所导致的原因。由于没有自己的厂商,因此国内的商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花更大的代价买下明显溢价的,而自己的产品也不得不提价。不过现在倒是有一个好消息,中国的芯片公司也要入场了。

  DRAM市场的“反周期定律”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DRAM 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为了保持数据,DRAM使用电容存储,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也就是说,只要关机,就会丢失数据。

  目前主要的DRAM生产厂家就只有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以及美国镁光,至于为什么从原来如此繁荣的DRAM市场中,只剩下了这三家,这就与上文提到的半导体领域“反周期定律”有关了。


DRAM风云录,国产厂商也要入局

  三星DDR4内存条

  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它充分利用了存储器行业的强周期特点,依靠政府的输血,在价格下跌、生产过剩、其他企业削减投资的时候,逆势疯狂扩产,通过大规模生产进一步下杀产品价格,从而逼竞争对手退出市场甚至直接破产,从而在价格上升时大赚特赚。三星依靠韩国政府,在很多领域都这样玩,例如LCD,闪存和内存。他们这对搭档这么玩,玩死了很多美国和日本公司。

  这种杀手锏,三星在存储器这个领域中一共祭出过三次,前两次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让三星直接坐到了存储器老大的位置,而最近这一次则是08年金融危机前后。由于当时微软Vista刚刚发布,并且这种操作系统非常吃内存,因此也让许多厂家以为DRAM需求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大量投产,没想到Vista销量不尽如人意,导致市场供过于求,DRAM价格一路狂跌。

  整个行业一片哀鸿遍野,许多厂商在这种境地之下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但在这个时候,三星却做出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举动,将2007年三星电子总利润的118%投入DRAM扩张业务,故意加剧行业亏损,给艰难度日的对手们,加上最后一根稻草。

  效果当然是显著的,在三星以本伤人的做法下,DRAM价格很快就跌破现金成本,接着更是跌破材料成本。当年排名第三的德系厂商奇梦达首先撑不住了,直接宣布破产,欧洲玩家正式退出DRAM市场。而在2012年初,尔必达也支撑不下去,随后宣布破产,这位曾经占据世界DRAM市场50%份额的日本玩家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随后尔必达便被镁光以20亿美元的跳楼价收购,而就在5年之后,镁光的市值从100亿美元暴涨到460亿。至此,DRAM领域正式进入到“三国”时代。

  中国厂商要入局

  而目前的内存暴涨,也正是存储器领域的新一轮上升期,由于市场全都被这三家所垄断,因此想要购买的厂家完全丧失了议价权。不过这一现象,在今后将会得到改善。

  如今,中国正在各个半导体领域切入自己的力量,破除国外垄断,包括CPU微处理器、NAND闪存、OLED屏幕面板等等,DRAM内存也是时候了。

DRAM风云录,国产厂商也要入局

  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兆易创新今日发布公告,宣布与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肥产投)于10月26日签署了《关于存储器研发项目之合作协议》。

  双方约定,将在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开展300mm晶圆(12英寸)、19nm工艺存储器的研发项目,包括DRAM内存颗粒。

  目前兆易创新表示,此次项目研发阶段产能较小,每月大概能够生产2000-3000片圆晶,还无法做到批量生产。并且现在国内也没有DRAM产业技术积累,也缺乏大量相关人才,此外知识产权和设备匮乏也是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研发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

  即使研发成功,良率能否提升、量产能否实现,也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研发成功至量产并形成销售需要长达几年时间。

  目前差距依然明显

  目前,三星DRAM已大规模采用20nm工艺,并率先量产18nm工艺。SK海力士则以25nm工艺为主,已导入21nm工艺。镁光目前以30nm工艺为主,20nm工艺进入良率提升阶段。

  同时据内情人士透露,部分三星高层已经有所警觉,要在中国行业进入DRAM市场之前,提前结束DRAM上涨的热潮。因此三星打算大举扩产,把DRAM的全球产出增加20%。

  从整体DRAM供给来看,2018年供给年成长率将来到22.5%,高于今年的19.5%,亦即明年DRAM供需缺口将可能被弥平,预期SK海力士与美光将加入军备竞赛以巩固市占可能性高,为DRAM市场增添新的变量。

  除了兆易创新之外,中国的半导体航母紫光集团也对DRAM领域虎视眈眈,早在2015年时,就已经着手布局,并且挖走了当时台湾的DRAM教父高启全。紫光有发改委背书,目前似乎正在玩“反周期定律” 2.0,即更大的投资,更快的崛起。

  尾巴

  不过,从目前来看,国内产商的DRAM生产之路任重而道远,三星的动作也应该引起国内产商的注意。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垄断只是一时的,我们不会永远受到国外产商的掣肘,对国内产商而言,这是一场只许胜不许败的战争,届时,我们可以把DRAM直接卖到白菜价。

  国货当自强,只有能够自主研制,自主生产之后,才不会受制于人,才会有自信同世界列强平起平坐,这样的日子相信不会太远。



关键词: DRAM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