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道,联电近日表示,他们在新加坡的Fab 12i晶圆厂已经开始启动扩产计划进行45/40nm工艺生产,联电的此次扩产计划也是为满足客户对先进制程技术的需求。
Fab 12i晶圆厂是联电的首个300mm晶圆厂,于2002年4月完工,并在2003年开始试产,目前的月晶圆产量为31000片,主要量产65/55nm工艺芯片。
联电称此次扩产计划极具“侵略性”,但是没有透露此次扩产所投花费、完成时间以及扩产后的产能。
联电负责晶圆厂运营业务的副总裁颜博文表示:&ldq
- 关键字:
联电 45nm 40nm 晶圆
- 联电与存储器模块厂威刚友好关系台面化,联电于26日宣布参与威刚私募,以每股新台币50元的价格认购威刚2,000张,对威刚的持股约0.89%,这次交易的总金额为新台币1亿元。联电过去对于存储器产业始终相当有兴趣,随著荣誉副董事长宣明智肩负TMC召集人一职后,日前更公开参与威刚的私募,对DRAM产业布局有台面化的趋势,惟威刚表示,目前未正式收到TMC的投资邀请函,因此还未评估,这次联电是以好朋友的身分参与,也希望未来会连结业务关系。
威刚这次办理私募共发行1.2万张,定价为每股新台币50元,联电在2
- 关键字:
联电 存储器 TMC
- 继台积电成立新事业组织(NBDO)之后,联电24日董事会决议,成立新事业发展中心(NBDC),更以新台币15亿元成立联电100%持股的「联电新投资事业公司」投入节能事业如太阳能、LED领域投资。由于额度与台积电日前公布的16.5亿元相当,加上两家组织名称、投资标的都极为相近,显示台积电、联电在节能投资领域的投资竞逐战已然展开。
联电表示,24日董事会通过成立新事业发展中心,将由资深副总陈文洋当责,此新事业中心也将成立由联电100%持股的转投资「联电新投资事业公司」,初期预定资本额约15亿元,新公
- 关键字:
联电 薄膜太阳能 LED 晶圆
- 晶圆双雄太阳能竞赛日益白热化,继台积电董事会通过设置5,000 万美元专款发展节能事业后,联电抢先一步规划进军大陆,旗下薄膜太阳能电池厂联相光电日前前往山东考察,评估在当地设厂事宜。
业界认为,在台积电尚未明确出手投资太阳能标的或兴建产能下,联电集团在太阳能领域企图心强烈,考虑大陆太阳能内需市场庞大,若能透过联相插旗大陆,将可享地利之便,趁机抢食大陆太阳能的商机,并拉大与台积电之间的距离。
联电在太阳能事业布局领先台积电,早在2005年11月便成立联相(原名晶能),作为进军太阳能的试金石。
- 关键字:
联电 晶圆 薄膜太阳能电池
- 联电高层交由新生代接棒刚满一年,新联电追赶台积企图浮现,四年前在0.13微米制程跌倒,今日则以90纳米扳回一成的联电,由研发底子深厚的执行长孙世伟领军,在65纳米靠技术与价格双向抢滩,这场绝地反攻之役,外资与90多万股民都在看。
铁人执行长 改革急先锋
“我们65纳米营收在第二季大幅成长120%,第三季预计占营收比重15%,年底目标20%。”7月底酷热难受的盛夏,接下联电执行长刚满一年的孙世伟,在法说会热情送上65纳米营收逐季跃进的好消息,台下外资关心程度前所未有。
- 关键字:
联电 65纳米 晶圆代工
- 联电(UMC)近日否认了此前媒体对其65nm工艺出现良率问题的报道,并表示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的个别问题是由于客户急单导致产能紧绷所造成的。
近日,台湾媒体引述消息称Xilinx遭遇代工厂联电65nm技术的良率问题。
两位受访分析师对联电的解释提出质疑,指出65nm是成熟的工艺技术,而且Xilinx Virtex-5已生产数月。
UMC则称其65nm技术良率一直在改善,并保持稳定。
FBR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指出,65nm技术的问题可能和第一季度该生产线关闭有关
- 关键字:
联电 65纳米
- 联华电子称公司股东会议已经通过了联华收购大陆和舰科技的申请,此举无疑将促进这家世界第二大芯片代工商在大陆市场的发展.本月10日,联华电子称公司股东已经同意联电将其在和舰电子中所占的股比由原来的15%提升到85%,预计明年三月份联电将完成这一股比提升操作.
不过联电财务长刘启东表示有关项目将严格遵守台"政府"有关政策的规定,由于台"政府"有限制本土企业在大陆投资高端芯片厂项目的政策,因此股东们可以接受由于这种政策规定造成的项目延期,不过股东们也对延期可能引起
- 关键字:
联电 晶圆 芯片代工
- 再过一段时间,苏州和舰科技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自称“台资企业”了。
日前,消息人士透露,这家公司的股东们在苏州开了一次会,正式通过了全球第二大半导体代工企业台湾联电欲以最高2.85亿美元收购其85%股权的方案。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方案。”苏州和舰总裁特别助理兼发言人宋涛对CBN记者说,6月10日,联电也将举行股东大会,投票审议收购方案,希望也能正式通过。
“合法化”
此前的4月29日,联电董事会已批准
- 关键字:
联电 半导体
- 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代工厂商联华电子29日宣布,董事会已经批准以最高2.85亿美元收购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85%的股权。
这一交易完成后,联电将持有和舰科技100%股权。此项收购交易还需6月1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同意及主管机关的审核。和舰科技在苏州有一座8英寸0.18微米的代工厂,2003年5月正式投产,目前月产能4.1万片,最大月产量为6万片。
对于收购和舰科技的原因,联电CEO孙世伟解释说,过去半年来经济产业不景气,许多半导体厂市值及净值都显著滑落,联电拟趁此机会化危机为转机。对于为
- 关键字:
联电 半导体
- 联电法说会公布第2季展望,其中出货将较第1季增加至少1.1倍,产能利用率由于急单需求回升将回复到75%水平,较第1季30%可说大跃进,联电预估毛利率也将回升到20%,营运转亏为盈。不过联电强调,2009年全年资本支出低于4亿美元的预估并未改变。联电表示,下半年起65纳米制程技术将占营收比重提高到20%,成长非常迅速。
联电第1季财报收入新台币108.4亿元,与上季185.4亿元相比下滑41.5%,较2008年同期240亿元衰退约54.8%。第1季毛损率为40%、营业净损率为67.5%,2009年
- 关键字:
联电 芯片
- 台湾晶圆代工大厂联电上周五否认了媒体对于联电将并购苏州和舰的报导,表示本月底将召开董事会没有讨论并宣布并购苏州和舰的议案。
联电在2001年协助成立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其後和舰欲回馈15%股权予联电,一直未能获得政府同意,因为当年和舰设立之时,台湾尚未开放半导体业赴大陆投资,台“经济部”认为联电有违法西进投资大陆的嫌疑。
联电代理发言人颜胜德向路透表示:“目前还是在等待政府的核准。我们一直不排除要并和舰,这是一直在讲的。但董事会没有这个议案。&rd
- 关键字:
联电 晶圆 半导体
- 联电为了提升产能运用效率,未来朝向将晶圆测试全数委外代工方向规划。在联电董事长洪嘉聪、京元电董事长李金恭的主导下,联电将把手中所有约30台测试机台卖给京元电,交易价格约在新台币数亿元,且不排除由京元电接收联电测试部门。京元电买下联电测试设备,短期营运成本将会增加,但只要景气回升,将可全包联电庞大测试委外订单。
联电将于今(10)日举行法说会,市场普遍预期本季晶圆出货量将较上季减少约40%至45%,产能利用率恐下滑至30%出头。由于短期内订单能见度仍然不佳,为了让资本支出及产能达到最佳化,联电决定
- 关键字:
联电 京元
- 联电为了提升产能运用效率,未来朝向将晶圆测试全数委外代工方向规划。在联电董事长洪嘉聪、京元电董事长李金恭的主导下,联电将把手中所有约30台测试机台卖给京元电,交易价格约在新台币数亿元,且不排除由京元电接收联电测试部门。京元电买下联电测试设备,短期营运成本将会增加,但只要景气回升,将可全包联电庞大测试委外订单。
联电将于今(10)日举行法说会,市场普遍预期本季晶圆出货量将较上季减少约40%至45%,产能利用率恐下滑至30%出头。由于短期内订单能见度仍然不佳,为了让资本支出及产能达到最佳化,联
- 关键字:
联电 京元电 测试机
- 1月12日凌晨消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及第二大的联电12月的营收均出现了50%左右的下滑。分析认为,半导体代工厂订单急剧下滑是全球经济放缓的一个缩影。
台积电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其12月的营收131.6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7.1亿元),同比下滑54.8%,比11月环比下滑31.8%,这是台积电1994年上市后的15年来最大的下滑幅度,其单月营收也是2003年2月以来的最低的月份。
不止是“老大”台积电,“老二”联电8日发布的公告显
- 关键字:
台积电 代工 联电
- 半导体业者裁员、减薪、休无薪假一波接一波,晶圆代工大厂联电惊传启动第二波裁员,各厂生产线技术员本周内将合计陆续裁员600人,另200人休长假半年。
联电第二波裁员600人
周一为本周第一天上班日,通常也是各公司最忙碌的一天,但联电竹科各厂却忙着请部分白天班的生产线技术员办离职手续,原因是产能利用率遽降,生产线人力过剩,为在景气下滑阶段降低运营成本,已展开第二波裁员动作。
联电内部指出,这波裁员是针对生产线技术员,业绩考核落后者是主要裁员对象,各厂合计600人,将在本周内依劳动法处理完
- 关键字:
半导体 裁员 联电
联电介绍
台湾联电集团总部设在台湾,集团旗下有5家晶圆代工厂,包括联电、联诚、联瑞、联嘉以及最新投资的合泰半导体,是全球半导体投资第四大,仅次于英代尔、摩托罗拉及西门子. 根据"经济部中央标准局"公布的近5年岛内百大"专利大户"名单,以申请件数排名, 联电第一、工研院第二、台积电第三;就取得美国专利件数而言,1993年至1997年所累积的件数,联电是台积电的两倍、工研院的3倍.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