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路透社报道,有两位消息人士表示,日本三菱正在考虑竞购富士通旗下的芯片封装子公司Shinko Electric Industries(新光电气工业),目的是进军半导体制造业。据悉,Shinko公司是全球芯片供应链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客户包括英特尔、AMD等。富士通决定将其持有的50% Shinko股份出售,按照当前市价计算,价值约26亿美元。对此,富士通发言人表示:“确实,我们正在考虑各种选择,以最大化独立业务的价值,但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决定。”贝恩资本、KKR、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以及日本政府支持的投资公
关键字:
三菱 富士通 半导体制造
佳能宣布推出FPA-1200NZ2C纳米压印半导体制造设备,该设备执行电路图案转移。自日本佳能(Canon)官网获悉,10月13日,佳能宣布推出FPA-1200NZ2C纳米压印半导体制造设备,该设备执行电路图案转移,这是最重要的半导体制造工艺。(FPA-1200NZ2C 图源:Canon)据悉,除了现有的光刻系统外,佳能还将采用纳米压印(NIL)技术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推向市场,扩大其半导体制造设备阵容,以满足从最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到现有设备的广泛需求。佳能官方介绍称,其NIL技术可实现最小线宽14
关键字:
佳能 纳米压印 半导体制造
IT之家 8 月 3 日消息,金刚石(钻石的原石)是半导体行业有前景的材料之一,但由于将其切割成薄晶圆具有挑战性,因此一直没有大规模应用。当地时间周二,日本千叶大学官网发布消息,介绍了一项被称为金刚石半导体新型激光切片技术的突破,使用激光脉冲将金刚石切割成薄片,号称“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铺平了道路”。千叶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激光的技术,号称“可以毫不费力地沿着最佳晶面切割金刚石”,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高效功率转换和高速通信技术。▲ 图源日本千叶大学官网据介绍,包括金刚石在内的大多数晶体
关键字:
晶圆 半导体制造
【2023 年 5 月 5 日,德国慕尼黑及德累斯顿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与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德国柏林和萨克森州的政界领袖共同为英飞凌的德累斯顿新工厂举行破土动工典礼。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 (Olaf Scholz) 、萨克森州州长克雷奇默 (Michael Kretschmer) 和德累斯顿市长希伯特 (Dirk Hilbert)与英飞凌科技首席执行官 Jochen Hanebe
关键字:
英飞凌 半导体制造
IT之家 4 月 3 日消息,据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报道称,半导体是 21 世纪的关键资源之一,各大强权都在大量投入资金,确保本国拥有更多的芯片制造能力。然而,这场竞争也面临着全球最古老的关键资源 —— 水的问题,因为制造芯片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图源 Pexels据IT之家了解,在全球的芯片生产中心台湾地区,2021 年遭受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当时台积电不得不使用卡车运水,以保证晶圆厂的正常运作。今年的水情可能会更加严峻。加拿大亚太基金会的报告指出,现在台湾地区主要水库
关键字:
半导体制造
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公布了对于中国出口方面的管制新规声明,这次的管制范围主要涉及先进芯片及芯片制造设备领域,同时对未经核实清单管制措施进行更新。通知已经公布近两周,各方针对此次新规的解读和讨论甚嚣尘上,不过随着10月20日A股半导体板块的集体翻红,似乎这一事件带来的全行业阴霾逐渐开始散去。我们还是要跟大家仔细解读一下这部分声明的细则,因为我们也发现很多人被过度解读带偏了节奏,似乎中国半导体产业就此将一蹶不振,或者是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脆弱得如一帆纸船,禁不起一点风浪。我们不
关键字:
芯片管制新规 芯片战争 半导体制造 GPU
这两天针对美国出口芯片管制新规的说明,其中涉及对美籍半导体制造人才在国内工厂就业的问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目前除了几大外资晶圆场和中国台湾的台积电纷纷公开表示已经收到美国许可未来半年或一年内可以继续为其在中国的工厂采购设备外,国内主要的先进工艺晶圆厂和存储器厂均面临了美国供应商技术人员撤离和美籍员工辞职的双重打击。受此影响,国内众多半导体板块股票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幅,其中制造相关企业跌幅明显超过其他。(虽然有公开数据,但我们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暂不列表显示股市数据) 针对此事件,多方也纷纷站出来表态
关键字:
美国芯片管制 半导体制造
在这两天的解读过程中,笔者也在关注各方的声音和信息,笔者称其为美国打响“芯片战争”的宣战书,是因为这次出口芯片管制新规的内容跟以前所有美国管制措施都不同,它瞄准了中国半导体最致命的软肋——人才。话不多说,先看图吧! 如果说限制高性能服务器和AI应用充其量是扬汤止沸,那么限制美国国籍人才参与到中国先进半导体制造,就无异于釜底抽薪。虽然我们没有实际统计过有多少美籍人士现在从事中国半导体产业,但仅从上市半导体公司今天在股市中的集体绿油油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此次美国对美籍人才的召回带来多大
关键字:
芯片管制 半导体制造
流体系统产品、组件及相关服务的领先供应商世伟洛克日前宣布推出世伟洛克® ALD7 超高纯(UHP)隔膜阀 — 该产品能够为半导体制造商提供提高芯片产量必需的一致性和长使用寿命。与世伟洛克目前顶级的 ALD6 阀门相比,ALD7 提供了更好的流量一致性、流通能力和执行机构速度。它还提供了必要的高温下性能,使芯片制造商能够克服当前制造工艺的限制,满足需求。 ALD7 阀门可以被集成到新设备或原有设备中,在与现有阀门相同的 1.5-inch (38.1mm)安装下提供更高的流通能力(高达 0
关键字:
世伟洛克 ALD7 超高纯阀门 半导体制造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当地时间 7 月 12 日,SEMI 发布报告称,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总销售额预计将在 2022 年达到创纪录的 1175 亿美元(约 7907.7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4.7%,并预计在 2023 年增至 1208 亿美元(约 8129.84 亿元人民币)。报告指出,晶圆制造设备领域包括晶圆加工、晶圆制造设施和光罩 / 掩模设备,预计将在 2022 年增长 15.4%,达到 1010 亿美元(约 6797.3 亿元人民币)的新行业记录;2023 年将
关键字:
半导体制造 市场分析 SEMI
提供稳定供电并维持半导体制造设施运作为之不易,麦肯锡(McKinsey)的报告指出,大型半导体厂每小时可使用达100兆瓦时的电量,高于大多数炼油厂和汽车厂用电量。若提升半导体厂产量、进行更复杂的程序,用电量将会持续提高,例如最新的极紫外光微影技术需要的电力为之前的10倍。短暂断电会使历时数月的芯片制造毁于一旦,因此成功的半导体厂是透过缜密设计、可因应未来趋势的配电基础设施,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断电或电压骤降等供电问题都能导致成批半导体作废,断电代价相当高昂。在南韩,断电1分钟的损失达数千万美元。透过更完善
关键字:
半导体制造 施耐德
这张图笔者很早就见到过,截止目前这个格局也并未有多大改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三点结论:一是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主要还是国外垄断,尤其是美国,日本(ASML其实背后也是美国)除了中微有点份额,其余份额很少;二是半导体设备主要市场还是在光刻机,蚀刻为主的前道设备,这些我们影响的国产化还很少;三是表里面没有体现制程的信息,其实结合制程看,越高阶约明显,我们的国产化还是在90nm以后居多。排名前四位的公司依次是荷兰ASML公司、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日本东京电子公司和美国Lam,合计占该行业收入的65%。他们提供最先进和
关键字:
中国半导体 半导体制造 国产化
这是IC insights去年12月底公布的数据。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大陆的晶圆总产量已经达到318万片,仅次于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位列第四。仔细看,日本其实只比中国大陆多10万片,而且,没有40~20nm这一段制程,很显然2021年从中国大陆目前公布的扩产情况,我们一定会在产能上整体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同时,明显较日本更加全面一些。从先进制程(<10nm)的情况看,中国台湾和韩国仍然属于业界领头羊,尤其是台积电和三星。我们在这块要超越,需要一些时间。北美、欧洲等地方情况和我们差不多
关键字:
中国半导体 半导体制造
3M日前宣布,正在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帮助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3M持续为半导体制造业者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非常庞大,塞满了占地1800平方英尺的房间,当时的发明者肯定没有想到这项科技会走多远而且会变多小。过去需要大量空间的运算与内存等硬件现在可以缩小到微型芯片上,这些芯片是由半导体制成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帮助整个社会的数字化变革,而且是智能型手机、电视、自动驾驶汽车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重要基础。3M半导体化学机械平坦化材料全球产品经理Fitih Cinnor 博士指出,业界期望
关键字:
3M 半导体制造
半导体制造,坚持两条腿走路才是正确的思路。由于美国人的没有底线,中国产业链面临很多问题,但是也要稳扎稳打,避免想一蹴而就、一晚上就能全面国产化的想当然思维。当前国内的水平还是无法支持完整的去美化独立28nm生产线,去美化不是指没有任何美国人的科技发明信息(类似制造半导体需要步骤和标准)或者专利知识,这种美国人无法阻拦,因为知识是无形的。这个去美化指的是无论美国人采取什么措施都无法阻拦正常生产,就像我们的歼20一样。那么在没有彻底去美化之前,我们要不要继续买美国设备,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建成生产线也是一种刚需
关键字:
半导体制造
半导体制造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半导体制造!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半导体制造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半导体制造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