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器人 > 电机驱动
清华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团队与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三位同事合作,设计了一种新型微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不断改变其形状并“锁定”为特定配置。在他们发表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设计的因素、微型机器人的......
为何人形机器人难以维持直立行走姿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形机器人已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家庭服务、工业制造,还是娱乐表演,它们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你是否曾困惑:为何这些外观高度仿人的机器人,在行走时却难以保......
想象一个类人机器人尝试穿针引线,或者一个协作机器人 (cobot) 在食品加工厂中处理易碎品。极轻微的计算错误也会导致它们无法实现目标。 机器人离不开精度。电流和电压检测技术的进步可显著提高机器人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同时......
作者简介本文是第二届电力电子科普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作者:孟和,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电机与家电的密切关系:谁在驱动你的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台家电背后都有一个勤勤恳恳的“小巨人”在默默工作,那就是电机。电机在家......
2月28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三菱电机将针对工业机器人等工厂自动化业务调整中国的供应链。将减少从日本进口产品和零部件,携手中国当地企业,采购低价位产品。公司首席财务官增田邦昭表示,“目前在中国市场(从日本等地)进口......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驱动程序是基于ADI产品而开发,因此可直接在ROS生态系统中使用这些产品。本文概述如何在应用、产品和系统(例如自主导航、安全气泡地图和数据采集机器人)中使用和整合这些驱动程序;以及如此将如何有助于......
协作机器人(又称“cobot”)正在让工业5.0落地生根。这些交互式机械臂满足了人们对制造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不仅能优化自动化作业流程,还能增强人机关系。工业4.0主要依赖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复杂解决方案,而工业5.0则将复......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在工业机器人密度方面,中国大陆已经超过德国与日本,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说,中国大陆每1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这是2019年机器人密度的两倍多。国际机......
11 月 20 日消息,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周三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使用方面已超越德国。据IT之家了解,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IFR 表示,韩国以每万名员工拥有 1012 台机......
据成都经信发布消息,近日,成都科创投集团与成华科创投公司成功签约组建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该基金注册在成华区,为成都都市圈首只涉及机器人产业的国资管理基金,基金目标总规模达100亿元人民币。据了解,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
43.2%在阅读
23.2%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