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业界动态 > 摩尔定律还能存活多久?计算机芯片已达物理极限

摩尔定律还能存活多久?计算机芯片已达物理极限

作者: 时间:2015-09-29 来源: 腾讯数码 收藏
编者按:摩尔定律至少在未来10年还会有效,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将必须更有创意,现在它只是要退休了。

  据《纽约时报》网络版报道,196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名为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年青计算机工程师介绍了简单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概念:缩小(scaling)。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0817.htm

  恩格尔巴特从理论上阐明,随着电路尺寸越来越小,元器件速度将越来越快,能耗、制造成本会越来越低,这一切都呈加速发展态势。恩格尔巴特后来发明了计算机鼠标和其他个人计算技术。

  当天坐在台下听恩格尔巴特演讲的听众中就有后来与其他人联合创建了英特尔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1965年,摩尔量化了缩小原理,提出对计算机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他预测,在至少10年内,芯片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将每年翻一番,从而导致计算机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他的预测发表在1965年4月份的《电子学》杂志上,后来被称作。这不是一条物理学定律,而是对一个新兴产业的观察结果,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在1960年代早期,宽度约与棉纤维相当的一个晶体管,按现在的美元计算价格约为8美元(约合人民币51元)。目前,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可以集成数十亿个晶体管,晶体管的价格已经下降到1美分(约合人民币6分钱)能买好多的水平。

  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帮助硅谷给世界带来了令人吃惊的进步,其中包括PC、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但是,最近数年,根据摩尔定律预测的芯片发展速度放慢了。约10年前,芯片速度停止进一步提高,新一代芯片问世的时间延长,单个晶体管的成本不再下跌。


晶体管相关文章:晶体管工作原理


晶体管相关文章:晶体管原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摩尔定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