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还能存活多久?计算机芯片已达物理极限
编者按:摩尔定律至少在未来10年还会有效,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将必须更有创意,现在它只是要退休了。
如果由恩格尔伯特首先描述的这种“缩小”不能持续下去,大型芯片厂商该如何应对呢?《纽约时报》称,其一,它们可以转向软件或新的芯片设计,从相同数量的晶体管中“榨取”更高的计算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0817.htm另外,芯片产业还寄希望于新材料。专用芯片厂商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家亚力克斯·里道(Alex Lidow)说,其他材料可能取代硅,被用来生产更小的晶体管、新型存储设备、光通讯设备。
还有许多全新技术,例如量子计算——如果实用化,将大大提高计算速度;自旋电子学——能使未来的计算技术进入原子量级器件时代。
最近,业界对一种被称作极紫外线光刻的技术非常乐观。如果获得成功,它将使芯片厂商采用更先进的工艺生产芯片,同时简化芯片生产过程。但这一技术尚未在商业生产中得到验证。
今年早些时候,荷兰光刻机厂商ASML表示,已经获得美国一家客户的巨额极紫外线光刻机订单,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这家客户是英特尔,这意味着英特尔在制造工艺方面将比其他芯片厂商领先一步。
不同于三星、台积电等主要竞争对手的是,英特尔高管坚信公司在可预见的将来能继续降低芯片制造成本,他们不认可晶体管价格已经趋于稳定的观点。

尽管如此,英特尔也不能完全“藐视”物理学。英特尔7月份表示,它将把采用10纳米工艺技术的时间推迟到2017年。这打破了英特尔一年换用新生产工艺、下一年采用新芯片架构的新产品发布周期。
晶体管相关文章:晶体管工作原理
晶体管相关文章:晶体管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