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扩张版图:停不下来的小米
当然,有人会说,小米的核心在于服务好小米的用户,而不是手机,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现在实际上的情况是,在2014年小米拉长战线后,作为大本营的手机业务已经不再牢不可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1759.htm华为、魅族等国产手机厂商在2014年,与小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小米则接连爆发如点胶门、中框门。
而在别的战线上,小米路由器被爆用铁丝作为天线材质、空气净化器被指抄袭、电视被乐视死死压制、手柄推出之际市场早已被UC、新游占据舆论主导等等,小米的“专注、极致、快”似乎正在逐渐远离,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逐渐臃肿不堪的小米。
而这并非终点,小米还将继续臃肿下去,如果不出意外,只要是可以智能化的产品,小米都会涉及到。
这一切,都是源于小米对于自身的定位-“一家互联网公司”。
在小米最新一轮的估值当中,小米的估值已经站到了450亿美元的关口,而在2012年年中,当小米估值40亿美元时,我们还在惊呼不可思议。
但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小米的估值又来了一次直线爬升,这个估值已经是联想的3倍,这绝对不是在以一家硬件公司的溢价进行估值。
前《福布斯》中文版副主编尹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小米:小米整个商业模式的关键,是用户必须对其产品产生强有力的依赖,否则其价值将大幅贬值,而依赖最终可能来自小米平台上的独家服务。
基于此,你用的手机、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音响、车甚至房子都应该是小米,你看的影视、听的音乐、阅读的内容也都应该是小米。
小米注定将依次继续扩充,继续前进,它停不下来,也不能停下,它必须以百米赛跑的姿态来完成一个甚至是两个马拉松的赛程。
无论是资本方,还是小米都清楚,一旦停下,就将再也跑不动了。
这就像一个泡泡,在最终破裂之前,谁也不知道它能承受多少的压力,人们只看到了泡泡持续变大,却对它即将到来的灵界点视而不见,但如果不继续鼓吹,这个泡泡将慢慢飞走。
而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为了弥补之前无意之中撒下的谎,会用另外一个谎言去修复它,如此往复,最终的最终,或许一开始就是善意的谎言早已变了味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