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燃料电池发展 突破技术进步才是关键
比如,对氢燃料电池而言,业内公认影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便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使用昂贵的质子交换膜、用贵金属铂作为催化剂,以及石墨双极板较高的加工成本,都导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和售价高于其他汽车。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827.htm如何提高技术研发能力,降低成本,提高燃料产业链水平,是业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前不久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下发的《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下称“路线图”),对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任务提出要求。
根据路线图,我国到2030年,完全掌握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制备与生产产业链,实现燃料电池和氢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2050年,实现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普及应用,实现氢能制取利用新探索的突破性进展。
在国内,上海是最早开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正在加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初步计划至2020年建成运营5座加氢站,形成环上海的一个小型加氢网络,为约400辆燃料电池客车提供加氢服务。
同电动汽车的推广依赖于充电基础设施一样,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同样需要燃料加注站的支持。事实上,燃料电池无论是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还是其他领域,完善的燃料产业链都是不可或缺的。对氢燃料电池而言,大规模制氢、分布式制氢、氢气储运等技术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事实上,根据路线图,未来这些技术都是发展的重点。
此外,路线图还提出,要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并推广应用。
分析认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问题,从而对我国能源格局产生积极影响。近两年,弃风、弃水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氢可以减少传统的化石能源的应用;另一方面,氢产业链的发展,还可以有效推动以燃料电池的发展,从而促进能源产业结构升级。这也是能源互联网中通过多种能源协同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能的一种体现。”高峰说。
分布式电站,被认为是燃料电池未来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其发展同样依赖于科技创新。
根据路线图提出,要发展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在分散电站工况条件下,突破PEMFC、SOFC、MeAFC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和质能平衡管理等关键技术,建立分布式发电产业化平台,实现千瓦至百千瓦级PEMFC系统在通讯基站和分散电站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实现百千瓦至兆瓦级SOFC发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应用,发电效率60%以上,并开发适于边远城市和工矿企业等分布式电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