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疯狂并购之下低迷的制造业
如何看待这两起事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484.htm从宏观上来说,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客观来讲是整体性的。任何一件事情出现危机的当刻不是危机,后面的危机才是危机。
第一,2008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首先第一波波及美国,第二波波及欧洲,这一波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就像地震海啸一样,一波一波过来,需要时间。
第二,没有人认为这次互联网技术革命会对世界经济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个技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只是刚刚开始。
第三,在中国经济模式、社会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大家没有想到。政府其实很早就提醒大家转型升级,但效果还不是那么好。
应该讲,今天的经济已经真正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只是转型升级,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没有想到转型升级能够带来这么多麻烦,但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谁都得付。
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未来发展如何:
第一,中国低端制造业、粗劣制造业还会下滑;
第二,中国虚拟经济日子也不好过。其实中国的制造业下滑,主要是低端制造业、粗劣制造业必须下滑,如果中国粗制滥造的加工制造业不继续下滑,中国没有机会。
这是一场真正的商业变革时代,应该把它看成机会就是机会,看成灾难它就是真正的灾难。危机危机,机会一定在危险之中,了不起的企业一定是诞生在危险之中。只有冷静下来去观察,怎么能改变自己。
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创造了无数的就业。这一次技术革命也不例外,只是它要求的是高端就业。所以,经济的转型一定从低端向高端制造业走,而制造业必须跟服务业结合在一起,服务业才是未来,任何的制造业就是一个服务业。
那么,2016年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
此前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出具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可见双方的差距已经极大地缩小了。

该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很大压力。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却水涨船高。
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
二是汇率。
三是能源成本。
除此之外,也许“疯涨”的还有地皮价格。而相较之下,印度的人力成本更低,而这也催生出了“更具成本优势”的产品。
同时,有相关人士也表示,印度目前并没有成熟的产业集群,对于建厂来说,在短期的周边成本消耗会比较大。此外,虽然制造成本会较中国低一些,但是从效率和质量角度看,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短期内中国制造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最后借用吴晓波的一句话:“今天无论你做什么样的企业,必须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所有的互联网思维、工匠精神,都是建立在颠覆的前提之下。未来的中国产业经济,一定是大规模的创新发生的同时,旧模式大规模的倒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