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逆袭之旅:将昔日霸主甩在身后
日前,英伟达发布新显卡GTX1080,该显卡采用帕斯卡架构,制程工艺也升级为16nm Finfet。显存为8GB,峰值功耗为180W。在发布会的游戏演示中,平均帧数达到了 61 帧,GPU 温度为 67℃。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1150.htm新一代卡皇诞生。

昔日的霸主们
想当年,从事显卡开发的厂家远不止现在的英伟达、AMD、Intel等少数几家公司,在英伟达展露头角之前,Trident、S3、3dfx等公司都曾称雄一时。

Trident是SVGA时代的王者,曾凭借Trident 8900/9000系列牢牢的坐稳了市场,但在遭遇S3挑战——Trident 9680在中高端领域技不如人,而中低端集成显卡因为Intel的杀入,使Trident在高端市场失利后,在低端市场也失去了安生立命之地,最终逐渐没落。
S3在2D时代曾经大红大紫,依靠自身在2D领域的技术实力击败了昔日的王者Trident,S3 765更是一代经典,不知道是否是因为2D画质方面的造诣过于出色,迟滞了其在3D技术上的发展,S3 Virge 在Z-buffering、Doubling buffering、Shading、Atmospheric effect、Lighting等3D加速功能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甚至因在一些游戏场景下表现不佳,进而获得了“3D减速卡”的“美名”,游戏玩家往往将S3的卡作为2D卡,配上一张Voodoo来弥补S3显卡3D性能的短板。加上S3的驱动问题迟迟得不到改善——Savage 2000 Diamond Viper II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与英伟达GeForce 256一较高下的可能性,但因驱动问题,致使S3的显卡在竞争对手面前败下阵来。

之后S3被台湾VIA收购,但依旧难有起色。在2011年VIA先把S3卖给了HTC,虽然业界曾经期待S3能借助HTC在移动端复活,然后随着HTC的江河日下,S3的借助HTC复活的可能性已接近于零。然后东边不亮西边亮,在2013年与上海市国资委合资成立上海兆芯,上海兆芯进而获得了S3的部分技术(VIA玩一女二嫁?),进而研发出用于机顶盒的Elite1000,该机顶盒成为第一家广电TVOS“御用”机顶盒,并在广电“犯规”的市场推广能力下,出货量已达30万,而下一代产品Elite2000据网媒爆料,性能与Mali T760MP6相当,这恐怕是S3留下的最后遗产。
英伟达伺机崛起
之前说过S3的显卡因为3D性能有限,游戏玩家往往配以张Voodoo来弥补S3显卡3D性能不足的缺陷。而Voodoo正是3Dfx公司的杰作,由于S3显卡在2D性能上的短板,使得3Dfx公司在3D加速卡的市场占有率曾达到过85%,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自然导致众多3D游戏纷纷围绕3Dfx的Glide接口进行开发,进而使Glide引擎接口一度称雄3D游戏领域。

但成也Glide接口,败也Glide接口。由于3Dfx公司没有抓住机遇推出将2D显卡和3D显卡合二为一的产品(Voodoo 2虽然性能相对于Voodoo有很大提升,但依然是一款纯3D加速卡,不具备2D显示功能),而且Glide引擎接口授权费异常昂贵,这就给后来者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遭到竞争对手冲击的同时,3Dfx公司又在经营策略上下了一步臭棋,收购了板卡制造厂商STB,使3Dfx公司从GPU供应商变成了显卡制造商,这种做法直接将其他板卡制造商打到自己的对立面,使英伟达获得了众多板卡制造商的支持。在众多板卡制造商+微软的DirextX接口+英伟达的显卡的联合打击下,3Dfx公司受到了严重冲击,Glide接口也逐渐被抛弃。而英伟达则成为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