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业界动态 > 摩尔定律消退后 计算机行业将如何发展?

摩尔定律消退后 计算机行业将如何发展?

作者: 时间:2016-03-28 来源:36氪 收藏
编者按:摩尔定律支配了计算领域 44 年的时间,今年终于宣告终结,在这之后计算领域会发生什么事?得益于半导体和芯片技术而高度繁荣的手机、PC 产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最早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 Gordon Moore 提出,内容是: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量约每隔 18-24 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后面 Moore 修正了模型,变为: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能实现翻番。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855.htm


摩尔定律消退后 计算机行业将如何发展?


  谁也想不到,这个 1971 年提出的定律,竟能支配计算领域长达 44 年的时间。直到今天,英特尔官方宣布,放弃过去十年坚持的 Tick-Tock 处理器发展模式,通过延长制造工艺的生命周期,将之前的处理器研发周期从 “两步” 变成 “三步”:

  制程工艺(PROCESS)

  架构更新(ARCHITECTURE)

  优化(OPTIMIZATION)。

  英特尔 CEO Brian Krzanich 表示,“我们的更新周期已经从 2 年延长到了 2 年半。”

  这意味着对于英特尔而言,已经失效。


摩尔定律消退后 计算机行业将如何发展?


  的失效,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微软研究院的副总裁 Peter Lee 曾经开玩笑说:“预测摩尔定律将会失效的人数,每 2 年都会翻上一番。” 而在英特尔官方宣布放弃追求摩尔定律曲线的时候,这一天也就到来了。

  摩尔定律对整个计算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最为关心的是,在摩尔定律之后,计算领域会发生什么改变?答案就在以下十大方向,包括:

  1、从根本上改变的设计:包括 3D 维度的设计、周围栅极、量子隧穿效应等。

  2、寻找硅材料的替代品:包括硅 - 锗(SiGe)、合金隧道、III-V 材料设计、石墨烯、自旋晶体管等。

  3、从现有晶体管寻找出路:多核芯片、特制芯片、新品种芯片。

  4、计算框架的变革:量子计算框架、光通信、量子阱晶体管、神经形态计算、近似计算。

  摩尔定律的黄昏将带来机遇、混乱和大量的摧毁性创意。一个原本依赖于大量设备稳步升级的行业将被撕碎。那么计算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发展?

  摩尔定律背后的物理瓶颈

  摩尔定律的黄昏与计算行业的黎明摩尔定律并不是一套 “物理定律”,而是大公司定义的经济规则。在以英特尔为首的芯片公司定义了一套游戏规则,要在两年的时间里把晶体管数量增加一倍,同时成本减少一半。

  过去这套经济规则并没有违反物理定律。研究人员发现,当晶体管在体积变小时,性能也会变得更好:

  体积较小的晶体管在开启关闭时需要的能量更少、速度也更快。这意味着你可以使用更多更快的晶体管,而无需付出更多能量或产生更多废热,因此芯片可以在越做越大的同时、性能也越来越好。

  能做到这一点的公司获得了成功,而做不到的则逐渐被历史淘汰。但当晶体管尺度变小到小型化的极限 “原子尺寸” 的时候,事情变得和人们期待的有所不同。

  在这种原子尺寸下,现代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非常接近,大约是 20 纳米的量级。这会引起隧道泄露,剩余电流能够在装置关闭的时候通过,浪费了电量和产生不必要的热量。

  从这个来源产生的热量会导致严重的问题。许多现代芯片都必须低于最高的速度运行,或者周期性的关闭部分开关以避免过热,这限制了它们的性能表现。

  现在的芯片晶体管间距已经在 10 纳米左右的量级了。减小间距会带来非线性的成本增加,根据国际商务战略公司 CEO Handel Jones 的估计,当业界能够生产晶体管间距 5 纳米的芯片时(根据过去的增长率来看可能出现在 2020年 代早期),晶圆厂的成本可能飙升到超过 160 亿美元,这是英特尔目前年营收的三分之一。

  2015 年英特尔的年营收是 554 亿美元,只比 2011 年增长了 2%。这种营收的缓慢增长与成本的大幅上涨,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结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摩尔定律已经过时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词: 摩尔定律 芯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