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系统认证芯片的电源规划
2.4 电源条的设计
为了解决芯片预设计时内部IR Drop违规的问题,通过设计电源条(Power Stripe)来减小芯片内部的电压降。电源条分为横向和纵向,纵向电源条宽度设为WV,横向电源条宽度设为WH,纵向电源条的间距设为SV,横向电源条的间距设为SH。一般来说,由于在横向有很多标准单元的电源/地线,因此需要的横向电源条线比纵向电源条线要少很多。
对于WV,WH和SV,SH的设定,有以下几个经验规则:
(1)WV一般取垂直布线间距(Pitch)的整数倍,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布线通道。取值不能太大,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最小二输入与非门宽度的4倍。
每一层金属的Pitch在物理库中都有相应的定义。SMIC的0.18μm工艺库中所定义的Meta11~Meta16的Pitch如表1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9135.htm
SMIC的0.18μm工艺库中最小二输入与非门的宽度为1.98μm。因此,若采用Meta12或Meta14作为纵向电源条,WV取0.66~7.92μm之间0.66的整数倍值;若采用Meta16作为纵向电源条,则WV取0.95~7.92μm之间0.95的整数倍值。
(2)WH的取值一般是标准单元高度的整数倍,通常选择1倍或2倍;也可以将电源条线的宽度设为整数。SMIC 0.18μm工艺库中标准单元的高度为5.04μm,则横向电源条的宽度取5.04μm或10.08μm。
(3)在电源条金属层的选择上,根据LEF的规定,纵向选择偶数层,横向选择奇数层。由于高层金属具有较小的寄生电阻,用高层金属走线可以有效地减小电压降。
(4)确定电源条线的宽度后,需要计算其间距SV,SH。可根据文献中提出的方法进行计算。
如图3所示的电源网格,在估算出Core内部横/纵向供电金属条宽基础上,可以求出功耗为P的总电流JTOTAL=P/VDD。
假设图3中A点有5%的电压降,那么位于A点其有效电阻分别为:
式中:RVW和RHW分别是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参考方块电阻。
假设N为纵向电源条线的对数,M为横向电源条线的对数,则其值分别为:
最后,若所设计的纵向电源条和横向电源条是均匀分布在芯片内核,则纵向电源网格的间距SV和横向电源网格的间距SH分别为:
首先对纵向电源条进行设计。由于电源条位于芯片内部,将占据一定的布线资源,而布线器一般是优先选用底层金属开始布线,因此顶层金属的布线资源比较宽裕。并且,顶层金属比其他层金属要厚一些,电气性能也要好一些,多使用顶层金属对减小IR Drop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选用Meta16作为纵向电源条。根据实际情况,纵向电源条的宽度WV取为7.6 μm。芯片内核区域的宽度W为1 578.085μm,高度H为1 567.44μm,因此由上述公式可得该系统认证芯片所需电源条的总对数N为5.749,取N=6,即在芯片内核区域均匀放置6对宽度为7.6μm的Meta16电源条,每对电源条之间的间距为225.44μ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