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Stone II and TMS320TCI6636问答
问:TD-LTE支持不支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31313.htm郑小龙:这个协议栈我们正在开发。
问:现在基站处理器有几个架构,比如MIPS的,ARM的,有些有X86架构,您认为ARM架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郑小龙:ARM的特点,其实大家基本认可这样的结构,就是ARM+DSP,这是从最早的手机开始演进的,ARM的特点是在控制能力方面很强,而且功耗很低,目前用户可能也是最多的。TI的继承性很强,从TI最早的64的核,到64+的核,到浮点的核,也是拥有到现在最广泛的用户群。从ARM和DSP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个应用也是最经典的,所以我们觉得这也是TI在我们处理器发展过程中的融合新里程。
问:您觉得A15和DSP比优势是什么?处理能力更强吗?因为你原来的浮动处理能力也很强。
郑小龙:它上面有一些协议会跑操作系统,最早TI的SoC是从ARM7、ARM9以及A8、A9,A8、A9是很少一部分在用,后来到A15,这是为了满足跑更复杂软件的需要。这也是大势所趋。
问:要多少个A15的核来做处理器,作为芯片厂商,需要什么样的积累呢?
郑小龙:积累需要硬件和软件的,需要导航器和内部共享的带宽,以及软件方面的支持,这部分它是需要以前处理器处理的经验,也需要半导体工艺方面的支持,另外还有软件方面,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软件这方面它的效率就能决定你这边是不是能够很好地工作。
问:海思用A8、A9能不能发挥这个效果?
郑小龙:我另外需要强调,应用的经验还是非常重要的,TI有很多平台的发展,上面有很多成功的应用,对专业芯片厂家没有应用的考验,很难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问:第一代的KeyStone会慢慢越用越少?
郑小龙:也不是,KeyStone是对多DSP的调动,TCI6636是针对很多情况下的应用,是针对那种环境的应用。现在KeyStoneII,我认为继承了我们类似达芬奇的8168芯片的特点,所以我们有很强的继承性。他们这种结构是针对不同的应用,满足不同的需要。所以这不会说我们厚此薄彼。
问:你们第一代KeyStone架构的两款芯片,例如8核的C6678,在国内的设备商应用的情况是怎样的?
郑小龙:我是直接负责8核的应用,目前的情况非常好,现在在名单上的客户已经有好几十家,现在国内样片已经差不多有20多家,已经开始买我们评估板的有30、50家。因为我们的评估板是和联华这边合作的,有些客户买评估板开发,有些是买联华的板子在上面做。
问:6636架构里,这么多处理器工作,对设计人员来讲需要优化、调试它之间的协作,还是不需要考虑里面的协作问题,只需要考虑它的系统?
郑小龙:这对设计人员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我们在软件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它关注的是软件单元部分,怎么样把程序运行好这么复杂的系统肯定不需要汇编来编,而是在集成环境下,能把一些程序作为模块的方式,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用软件的方式做一个调度。
问:它还是要了解不同核心的调度?
郑小龙:需要去了解一下,但并不是那么难。
问:设计门槛是降低呢?还是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使用?
郑小龙:我们不好讲这是一个设计门槛,而是说一个台阶,他通过对这个系统的了解,比如原来他是设计我们单核DSP,后来变成8核,到现在的32核,他需要有一个设计观念的改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