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专题 > 傅育熙——共谋人才培养

傅育熙——共谋人才培养

作者: 时间:2010-09-02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三步走”合作战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2328.htm

  人才渴望挑战,企业追求创新,高校期待开展既切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科研。自1999年傅老师走马上任院长以来,他对于这三者的认识逐步加深,并身体力行为三者的发展寻求最佳着力点。

  在傅院长看来,高校与英特尔的合作,历经了“三步走”的历程,在此过程中,相互加深了解,逐步推进合作,形成了良性循环。第一阶段主要是企业捐赠设备,在设立机房、配备计算机及软件的过程中,彼此建立了互信互助的合作基础,在此期间,英特尔不吝投入,走在业界前列。发展至第二阶段,英特尔开始支持高校较小的研究项目,着力开展研究生培养,设立奖学金,并资助高校的各类学术会议,在高校广有影响,也深受好评。第三阶段,英特尔更为积极的参与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课程建设意见,给予学生实习机会,并且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四大理事之一,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破冰扬帆向未来

  在高校教学设计的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是实习,然而众所周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找到愿意接收大规模实习生的企业非常不易。对此,傅院长也坦言,“回忆当初,苦不堪言”,联系了许多家单位不是干脆不愿意接收,就是提出要收费,而高校是没有这一笔预算的。更为重要的,交大的学生师出名校,却遭受如此冷遇,心情都非常郁闷。

  在傅院长深度“纠结”的时候,他想到了王文汉,这位合作了多年的老朋友。但是傅老师知道企业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便在一次非正式的会谈中,与王文汉低调提起了学生实习的事情。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王文汉当即拍板,表示愿意接收交大相关专业的二十多名实习生,傅院长的压力瞬间被破冰。

  后面的事情进展也远比想象的还要顺利,英特尔人做事扎实认真,第一次实习安排的充实细致,不同的学生,进入不同的小组,并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而绝非数日子、盖章的走形式。结果,合适的学生到了合适的岗位,都干非常投入,也乐在其中,学有所获,更找到了自信,实习中的三位同学毕业后留在了心仪的英特尔,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契合。

  在第一期英特尔实习生毕业的日子,王文汉也来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向来感情丰沛的他在发言时难掩激动地心情,发自内心为毕业的学生自豪,几次停顿,令人动容。

  英特尔“大观园”不忽悠

  与英特尔多年合作,傅院长最大的感受是,英特尔做事“靠谱”,不忽悠,“只要英特尔认为该做的事情,它立刻就做,并且执行到位”。也是因此,英特尔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以至于交大软件学院为使新生 “开眼界”而安排社会实践时,第一个想到的合作对象就是英特尔。英特尔对此也表示,这是荣幸,也是任务,绝不敷衍。

  与一般的企业参观不同,英特尔认为,学生来参观企业,绝不应该是走马观花式的猎奇,而是应该让他们了解公司的全貌,知晓公司的战略愿景,感知公司与自身专业、兴趣及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并为未来就业提供有帮助的教益。为此,他们为大一新生参观英特尔制订了周详的计划,从接待到工作体验,事无巨细。

  傅院长说,学生是带着仰慕去的,他们很想知道世界知名的公司在做什么,而英特尔没有让他们失望。英特尔给每一位学生都配备了一名专业的工程师,给他们介绍自己所从事的项目,以及岗位所需要的特质,并安排学生们通过与工程师“一跟一”方式模拟工作。这种“浸入式”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全真地体验了“工程师的一天”,感知到英特尔研发工作的真实图景。学生们事后感叹,英特尔一天体验活动使他们仿佛进了大观园,感到处处新奇,又收获颇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Intel 半导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