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SCDMA芯片货源短缺优点多却无人买

SCDMA芯片货源短缺优点多却无人买

——
作者: 时间:2006-01-16 来源: 收藏
    关于中国3G的争端和炒作可谓由来已久。其中有支持称赞者,有反对谩骂者。但无论怎样,中国将上3G已经是一个铁铮铮的事实,只是悬而未决的出台时间让这种争端和炒作无休止的进行着。   
  就在人们觉得3G已经近在眉睫的时候,和中国3G紧密相关的的货源及其它市场状况却再次给3G的出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新技术货源
  “电信技术完全绕开西方公司专利壁垒,‘每一个比特’的知识产权都属于中国人,‘至少领先国际同类技术两到三年’。”之前,无线接入系统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时颁奖专家这样评价。
  “设备供应商太少,系统也经常有问题,通信质量也不是很好,许多客户反映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在对用户的管理等很多方面还都有问题。”采访中内蒙古网通公司的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中国网通四川分公司总经理牟俊也表示,中国网通是采用SCDMA最多的运营商。牟俊指出,建立SCDMA网络所需的、基站、终端等设备,目前主要还是信威公司自己在生产,而这家新兴企业规模小,供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常常是运营商需要大量上设备的时候,信威提供不了,等信威生产出来了,市场已经等不及了。
  “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的提供商太少,这是所有手机厂商共同担心的事情。”北京索爱普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道。他表示,因为3G对所有手机厂商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而手机最重要的部分则是芯片,但现今SCDMA相关的手机芯片生产商还很有限,不能保证大批量的供应。而且没有厂商会冒险轻易将前途押到一个新技术或新标准上。
  “GSM、CDMA以及‘小灵通’占据了大部分国内无线通信市场,这些来自国外的技术尽管成本高,甚至并不先进,但已相当成熟,而且国际企业有雄厚的品牌、实力、产业链和传统市场作支撑,运营商使用起来觉得比较保险。而本土的新技术毕竟发展历程短,延伸前景难以看清,不管理论上怎样证明,运营商还是对我们技术的稳定性不放心。”SCDMA的研发者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卫这样表示。
“目前实力较强的国内运营商普遍对TD-SCDMA心存疑虑是个不争事实。除了技术本身,还有很多因素都要考虑的。运营商作为企业是以企业的发展和前途为主的,轻易是不会为了这个标准冒太多风险的。”一位专家这样表示。
  SCDMA优点多却无人买账
  “SCDMA完全满足对3G业务功能要求,能在现有的稳定的GSM网络上迅速而直接布署。”采访中大唐移动一位姓段的技术人员这样告诉记者,SCDMA能实现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平滑演进,并能完全满足第三代的业务要求,突出的频谱利用率比其他3G标准的现有设备高一倍,系统成本较低。
  中国拥有13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长期以来,都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这块大蛋糕不断被国外公司分割。高额利润也随之被国外公司赚取,而我们只能制造低附加值产品,处于世界电信产业链的下层。SCDMA创造性地采用了软件无线电前沿技术,与时下通行的国外技术相比,基站覆盖范围更广,频谱利用效率更高。它一个基站覆盖半径达50公里,是来自欧洲的GSM的8至16倍,是来自日本的“小灵通”的上百倍。
  这项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核心技术的前景曾被广泛看好。然而,这项在国际市场屡获成功的新技术,在本土市场上却并没有预期想象的那样好。到目前为止,SCDMA系统在国内城市的无线市话用户仅有300万,在农村只有几万户。这个数字远远不及GSM、CDMA数亿用户的庞大数目,甚至无法与“小灵通”的8000万用户同日而语。
  中国3G进展趋缓
  “由于TD-SCDMA技术仍然有待成熟,因此中国不会急于发放3G牌照。”3G在中国迟迟未到,业界有着种种猜测。
  近日高盛证券发布报告称,今年市场焦点仍然是内地电信业的重组,预期3G牌照发放将延至今年下半年,且较具规模的3G服务需要至2008年才会全面推出。


关键词: SCDMA 短缺 芯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