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编辑观点 > 校企合作谁获益

校企合作谁获益

——
作者:Amy时间:2007-08-01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近年来,间的越来越多。与《电子产品世界》曾经的就有TI,NI,Altera,Freescale,Xilinx,Microchip,ARM,英蓓特等很多。大学通过与,与市场联系得更紧密,知道市场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企业引入了资金和项目;学生通过参加企业组织的,得到了实践和锻炼机会,从而有更多机会在毕业后进入世界一流的企业工作;企业通过组织,加强了与的沟通和联系,使企业形象和技术理念深入人心,从中获得了优秀的人才……一个又一个大学计划累积起来,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所以,政府、企业、、大学生都非常支持企业与高校的合作。

    7月25日,笔者参加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同公司,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技术丛书》编写工作汇报会暨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用于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微电子及集成电路领域的教材及参考丛书的编写工作正式开始。首批启动十七本,第二批计划启动十余本,涵盖了微电子及集成电路领域的主要范畴及最新技术发展,使用者为微电子及集成电路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资料。此次丛书的编写是近年国内微电子与集成电路领域首次组织成体系的教材丛书编撰工作,相信会极大地促进今后若干年中国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把其在国外资助开发的大学教材英文资料无偿捐赠给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技术丛书》的编写工作做出了贡献。

    这是一次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的一次成功案例。

政府支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李茂国处长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导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成为我国教育的重点,现在,集成电路人才全球紧缺,我国已将集成电路人才列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在其他各部委和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15+5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批准40个工程硕士的培养单位,我国集成电路的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要培养集成电路人才还存在很多困难: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验室条件不够;没有合适的教材,已有的教材需要修改。教育部近几年来一直在倡导高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教育部组建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教育部倡导走产学合作的道路来培养人才,要求各高校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方面乃至其他人才培养方面,都要加强与整个产业、企业的合作,要搞清是在为谁培养人才;要与企业共同培养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教师,还应该是工程师,一方面希望公司可以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在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希望高校教师到公司中积累工程经验;希望高等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包括教材的编写,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希望高校和企业能够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希望企业参与教学评价。

高校支持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技术丛书》主编、王志华教授在谈及高校如何培养适合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时说:集成电路属于工程领域,一个国家工学院的水平基本上反应所在国家的工业水平,在工业水平没有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时候,即使有个别学生成为世界先进,也是凤毛麟角。一旦国家的工业水平达到世界第一,学生所面对的工业问题、研究课题都已达到世界领先的时候,工学院的学生想不是世界一流也难。要满足工业需求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体现在各个大学里,第一,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是否能满足企业今天的需求;第二,学生毕业后五年、十年是否依然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此,不同的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不同的。清华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专门知识的“通才”。什么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满足哪一层市场的需求各有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中国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创造出的成就,“海归”依然是凤毛麟角,真正的建设者仍然是中国大学自己培养出的学生。高校通过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将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技术和项目,成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大赛”进行 如火如荼

    仅相隔一天,由意法半导体公司与深圳市英蓓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EMBE杯”嵌入式电子设计大赛”圆满结束,并公布了获奖名单。参赛作品主要基于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R7和STR9的32位产品系列进行应用设计开发,英蓓特公司为所有参赛小组免费提供开发工具。大赛评委会对580个小组的参赛方案进行了仔细筛选,最终有58个小组提供了最终的成品。主办方在介绍大赛宣传过程时提到,他们是通过两种模式宣传此次大赛的:一是通过在《电子产品世界》这样的协办媒体上做广告来告知业界工程师和科研院所有关大赛的消息;二是通过在各大学张贴海报来宣传大赛。令人欣喜的是,大学生们看到海报后把好消息告诉老师,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由各高校统一组队,甚至一个大学组成了二十几队来参加大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亲临颁奖大会的现场感受了颁奖仪式的盛况。可以容纳2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甚至要通过加座来满足来自全国各高校热情的大学生们。从比赛的结果来看,获得入门组一等奖,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作品“基于PC104架构的通用工业控制平台”;二等奖,来自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作品“游戏控制器”和东北大学的作品“自动泊车系统与智能停车场”;三等奖,来自南京大学的“‘快易点’——无线手持清点机”和东华大学的“公交‘一卡通’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等作品,都是可以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用案例,而开发出这样优秀作品的人,正是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本科学生们。同学们的羽翼正日益丰满,他们从高新技术的初学者变成了驾驭者和实践者,他们感谢主办方和学校给他们这样难得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大赛中锻炼成才!从获奖大学生那充满活力的脸庞上,我们看到了电子业光辉的未来。

展望

    以上只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众多例子中的两个。像这样的很多个例子,正在高校和企业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过合作与交流,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成长起来,投入到电子工业的建设中来,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有了英明的政府、开明的高校、精明的企业,聪明的人才,电子工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