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编辑观点 > 电动汽车暂时跑不起来

电动汽车暂时跑不起来

作者:万翀时间:2013-06-25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一度被认为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也引得众多厂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政府在之前的几年内也对给予了大量的政策鼓励。可实际情况是,奥迪几乎放弃了性能创下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记录的电动超跑,其它主流厂商也逐步退却,国内的销量着实惨淡。种种这些,让人必须冷静下来,重新审视电动汽车的未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6769.htm

  笔者认为,汽车的未来是电动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疑问在于:这个未来什么时候才能来。现在来说,电动汽车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动力源——。现在最主流的技术仍旧是采用锂,但其单位质量的能量密度造成期续航能力很难满足日常使用,动则数小时的时间和传统汽车加油的速度相比,让人简直无法接受。也就是说,电动汽车的障碍在于容量和速度。

  最近风头正盛的Tesla公司为缓解速度这一难题,在其Model S上采用的方案是——电池可以快速地整体拆卸和更换,代价是——需要建造大量的电池更换站。这样的做法几年前有国内厂商在杭州就已尝试过,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虽然最近有一些诸如新型超级电容、水系锂电池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但这些还远远满足不了电动汽车的需要。

  因此,笔者认为,最主要的矛盾不在于充电,而在于电量。如果电池的电量能足够大,可以满足电动汽车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日常行驶,那么消费者就无需考虑充电时间长短的问题,只需去所在城市里仅需的几个电池站更换电池即可。要拥有如此大的电量,很容易让人望核能的方向去联想。目前已有的和正在研究的技术中,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和受控核聚变是最具优势的方案。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其实很早就诞生了,但其造价过于昂贵,也仅用于最尖端的领域,短期内不太可能用于民用领域。至于受控核聚变,成熟之后将是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清洁能源技术。

  所以,由于电池技术这一重大瓶颈,可以预见,短期内电动汽车仍旧仅停留在实验室研究层面,离量产并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取代传统汽车,还有非常长远的路要走。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