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类人工智能芯片(GPU、ASIC、FGPA、类脑芯片)及系统级智能芯片在国内的发展进度层次不齐。用于云端的训练、推断等大算力通用 芯片发展较为落后;适用于更多垂直行业的终端应用芯片如自动驾驶、智能安防、机器人等专用芯片发展较快。超过8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企 业也集中在应用层。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仍需基础科学积累和沉淀,因此,产学研融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研究主体界定: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芯片及其技术、算法与应用无芯片不AI , 以AI芯片为载体实现的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衡
- 关键字:
AI芯片 GPU ASIC FPGA 行业研究
- 近年来Intel公司大力发展GPU业务,AMD公司有多位重量级高管跳槽到Intel。但日前,在Intel工作了14年之久的GPU大牛Mike Burrows跳槽到AMD了。Mike
Burrows已经在领英上确认此事,他在一个月前就离开了Intel,去往AMD担任图形业务主管,在Intel的时候担任游戏和图形高级技术部门首席技术官和总监,2008年加入Intel之前在微软xbox业务部门工作。Mike
Burrows加入AMD之后头衔变成了高级副总裁,负责在实时图形和计算领域寻找颠覆性技术,其
- 关键字:
INTEL GPU AMD
- 1.AI芯片市场概述:2022年训练芯片(用于机器循环学习获得更佳参数的芯片)中国市场规模45万片,单价1万美元/片,市场规模为45亿美元2022年推演芯片(模型训练完成后不需要庞大计算量,需要尽快获得推理结果的芯片),中国市场规模35万片,单价2500美元/片,市场规模为8.7亿美元训练芯片:GPU占95%,ASIC和FPGA约占5%。推理芯片:ASIC占5-10%(国内华为比较领先),FPGA占不到1%,剩下都是GPU。国外的推理芯片里ASIC占比比中国相对高一些。2022年中国AI芯片整体规模增速大
- 关键字:
AI芯片 GPU ASIC 市场分析
- 在芯片行业,人才永远是稀缺资源,尤其是涉及到关键节点,关键制程的时候,有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能够极大的提升良品率和降低试错成本。而随着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加剧,抢人大战一触即发。近日,据海外媒体报道,AMD GPU首席SoC架构师Rohit Verma于本周早些时候跳槽到英特尔。据悉,Rohit
Verma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AMD工作,在八年多的职业生涯中,Verma从事的项目涵盖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独立显卡以及涉及CPU、GPU、结构、电源管理和安全性更广泛的SoC架构设计。Verma在成为A
- 关键字:
AMD GPU intel
- 日前有证据显示,Intel正在开发一款专门用于比特币挖矿的“矿卡”,确切地说是ASIC加速芯片,并与大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今天,Intel正式官方宣布了这款特殊产品,并围绕其成立了一个新的业务部门。Intel将其定位为“区块链加速器”(blockchain accelerator),利用了Intel实验室数十年来研究的加密技术、哈希技术、超低压电路技术,不但面积非常小,而且能效极高,号称SHA-256算法挖矿性能的能效比是主流GPU显卡的1000多倍。更多技术细节,将在本月晚些时候的ISSCC国际固态电路
- 关键字:
Intel 矿卡 GPU
- 今日,三星宣布推出全新高端移动处理器Exynos 2200。这是一款全新设计的移动处理器,配有强大的基于AMD RDNA
2架构的Samsung
Xclipse图形处理单元(GPU)。凭借目前市场上先进的基于Arm®的CPU内核和升级的神经处理单元(NPU),Exynos
2200将实现更好的手游体验,同时增强社交媒体应用和摄影的整体体验。三星半导体 Exynos 2200 三星半导体 Exynos 2200三星电子系统LSI业务总裁Yongin Park表示:“Exynos
2
- 关键字:
三星 Exynos 2200 AMD Xclipse GPU
- 财联社(上海,编辑史正丞)讯,当地时间周二,英伟达高级副总裁Jeff Fisher以视频方式亮相今年的CES展会,官宣了一系列软硬件新产品。 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新显卡依然是外界关注的焦点,Fisher周二的演讲中也提及了四款新产品。在桌面级显卡方面,英伟达推出了新的入门级产品RTX 3050,这张卡同样搭载第三代Tensor Core,配置8GB GDDR6显存。官方表示,这张显卡能够在2K分辨率并打开光追的情况下,以高于60帧的画面运行最新游戏。(来源:英伟达,下同) 英伟达表示,根据游戏平台
- 关键字:
英伟达 显卡 GPU
- 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但当集成电路领域进入后摩尔时代,人们在追求极致的物理工艺的同时,也在探索其他提升算力的方式。2021年12月15日,光子计算芯片公司曦智科技发布了其最新高性能光子计算处理器——PACE(Photonic Arithmetic Computing Engine,光子计算引擎),——单个光子芯片中集成超过10,000个光子器件,运行1GHz系统时钟,运行特定循环神经网络速度可达目前高端GPU的数百倍,PACE成功验证了光子计算的
- 关键字:
曦智科技 光子计算 PACE GPU
- 近日,芯动科技再传捷报,其潜心为中国5G数据中心定制的高性能显卡GPU芯片——“风华1号”回片测试成功,全球首发在即。
- 关键字:
GPU 风华1号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宣布与 Mobica合作并联手推出新的演示,为汽车客户提供结合Imagination HyperLane技术和Mobica应用与设计专业知识的示例方案,该方案可提高汽车的显示性能和安全性。两家公司正在开发更多的演示以及可授权给客户的实际内容,从而打造出完整的汽车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套装。Imagination和Mobica利用两个大型显示器来模拟带有中央仪表盘和车载信息娱乐(IVI)系统的汽车座舱场景。通过使用单PowerVR GPU核,他们可以在显示器上展
- 关键字:
OEM GPU
- AMD推出基于最新AMD RDNA 2架构的AMD Radeon PRO V620 GPU,为现今要求严苛的云端工作负载提供高效能GPU加速,包括沉浸式3A级游戏体验、高强度3D工作负载,以及云端的大规模现代办公室生产力应用。 AMD Radeon PRO V620 GPU为为现今要求严苛的云端工作负载提供高效能GPU加速AMD Radeon PRO V620凭借其创新的GPU分割共享(GPU-partitioning)功能、多重串流硬件加速编码器,以及32GB GDDR6内存,可为众多绘图使用
- 关键字:
AMD GPU 视觉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出旗舰款图形处理器(GPU)知识产权(IP)产品IMG CXT,同时其PowerVR Photon光线追踪架构亦随该IP首次亮相。 透过增加Photon硬件光线追踪功能,IMG CXT实现了GPU IP的再次重大跃进,为游戏和其他图形处理应用场景提供优质性能。 Photon 为业界最先进的光追踪架构,可为行动和嵌入式应用带来桌面计算机质量的视觉效果,并已在多个市场中进行授权。 IMG CXT在光栅化图形处理性能上迈进重要的一步。光线追踪为一项改
- 关键字:
CPU GPU IPU Imagination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宣布推出旗舰款图形处理器(GPU)知识产权(IP)产品IMG CXT,同时其PowerVR Photon光线追踪架构也随该IP首次亮相。通过增加Photon硬件光线追踪功能,IMG CXT实现了GPU IP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能够为游戏和其他图形处理应用场景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性能。Photon 是业界最先进的光线追踪架构,可以为移动和嵌入式应用带来桌面级质量的视觉效果,并已在多个市场中进行了授权。光线追踪是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可以使图形真实感达到跃升式变
- 关键字:
Imagination 光线追踪 图形处理器 GPU
-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近日在接受外媒CRN采访的时候,其中一个话题就谈到了未来几年和NVIDIA之间的竞争。展望未来,英特尔计划将自己与GPU巨头区分开来的一种方式,就是在支持其组件的软件方面,使其对生态系统更加友好。 NVIDIA在十年内基本上拥有10倍或更好的性能领导力。如果你有这样的能力,10年来的10倍领先优势,人们就会利用这一点。然后他们真的很幸运:AI发生了。30年的一夜成名,他们在那个时候就收获了它,真的很好。因此,他们努力工作,赢得了市场,在这方面他们很幸运。
- 关键字:
英特尔 NVIDIA GPU
- 芯研所消息,随着Intel正式进军GPU,关于其制程和代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消息,Intel Arc品牌的绘图处理器(GPU)已确定将由台积电6纳米操刀生产,对此选择,英特尔高级主管近期接受海内外媒体访问时,透露决策的关键原因:产能。针对该决策,英特尔首席架构师暨资深副总裁Raja Kodur 提到,主要是考虑产能,英特尔和台积电签订6纳米制程制造Arc GPU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生产力,具体而言,如果英特尔要自行生产该款产品,就需要减少其他芯片的生产,否则没有足够的产能。面对媒体询问,Raja也说,委
- 关键字:
英特尔 GPU 台积电 6nm
2.5d gpu ip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2.5d gpu ip!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2.5d gpu ip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2.5d gpu ip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