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64位ARCv3 ISA支持52位物理和64位虚拟地址空间,可以高效地访问更大的存储器ARC HS5x(32位)和HS6x(64位)处理器从1核扩展到12核,单核性能高达13,750 CoreMarks和8750 DMIPS新款HS6x处理器采用64位流水线和寄存器组,并向后兼容现有的ARC EM和HS系列MetaWare开发工具套件简化了高度优化的高密度代码开发和调试新思科技今天宣布推出面向高性能嵌入式应用的全新DesignWare® ARC® HS5x和HS6x处理器IP系列。32位ARC HS5
- 关键字:
新思科技 64位 ARC处理器 IP
- UltraSoC 与 Canis Automotive Labs 日前宣布了一项合作,旨在解决汽车行业中最严重的信息安全漏洞之一:CAN总线内部缺乏安全功能;而CAN总线通常用于连接诸如刹车、转向、发动机、安全气囊、门锁和车头灯等车载系统。两家公司的合作将带来基于硬件的入侵检测和缓解技术,以防控CAN总线上常见的攻击,其中包括自动硬件防欺骗、防御位层级攻击(诸如Bus-Off攻击和位故障)、以及抵御拒绝服务(DoS)类型的攻击等。双方合作的重心是部署Canis L
- 关键字:
CAV DoS CAN IP
- 近日,据外媒the verge报道,ARM于26日正式公布了其最新产品Cortex-A78 CPU和Mali-G78 GPU,并表示将用于2021年及以后的下一代旗舰智能手机。
- 关键字:
ARM CPU GPU NPU
- 时间来到五月末,照例又到了 ARM 公布新一代移动芯片设计的时候。今年他们总共带来了两款新的 CPU、一款 GPU 和一款 NPU,其中 CPU 的部分进步可谓相当明显。首先是 Cortex-A77 的后继方案 A78,在保持相同功耗的前提下,3GHz A78 配合 5nm 制程能实现的性能要比 2.6GHz A77 配合 7nm 制程的方案高出 20%。若是在同样性能的条件下做对比,前者的功耗则要比后者低出 50% 之多,同频率下 A78 的性能升幅为 7%。若是将采用 D
- 关键字:
ARM CPU GPU NPU
- 过去十年内,随着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我们能够为嵌入式系统增加一些先进功能,例如人脸识别。虽然人脸识别能够带来诸多好处,但人们有时仍然认为它的使用存在问题,甚至充满了争议。事实究竟如何?在本文中,我们将澄清一些对人脸识别的误解。1) 人脸识别的成本非常昂贵 人们会觉得要让计算机能够识别人脸,解决方案必须采用高端硬件。毕竟,自21世纪前十年中期以来,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分类方面的突破都利用了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强大处理能力,这些单元通常在紧耦合集群中使用。但对于嵌入式系统(例如家庭安保和门禁控制
- 关键字:
GPU MCU Linux
- 景嘉微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在图形显控领域,公司JM7200芯片已完成与龙芯、飞腾、麒麟软件、国心泰山、道、天脉等国内主要的CPU和操作系统厂商的适配工作,与中国长城、超越电子等十余家国内主要计算机整机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并进行产品测试。公司下一代图形处理芯片按计划开展研发工作,目前处于后端设计阶段。作为国内GPU的龙头,景嘉微研发的JM5400系列GPU已经在一下军用产品上替代了ATI的产品,目前的主力是JM7200系列,28nm制程工艺,核心频率1.2GHz,搭配4GB DDR3显存,性能跟NVIDIA的G
- 关键字:
GPU
-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最新的《人工智能基础架构市场(2019下半年)跟踪》报告。报告中显示,2019年人工智能基础架构市场规模达到20.9亿美元,同比增长58.7%。其中GPU服务器占据96.1%的市场份额。IDC预测,到2024年中国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64亿美元。从厂商角度看,浪潮、华为和曙光依然稳居前三位,占据了74%以上的市场份额。从行业角度看,互联网依然为主要采购行业,占有近50%的市场份额,并且最终用户也不仅仅局限于BAT这类大型互联网公司;服务和政府行业次之,分别占有18.4%
- 关键字:
IDC 中国 GPU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近日宣布,公司已为其汽车图形处理器(GPU)开发全新的OpenGL® SC(Safety-Critical,安全关键)2.0驱动程序,从而使整车厂(OEM)和一级供应商(Tier 1)可以在安全关键型应用中受益于GPU加速。数字仪表盘、刻度盘、仪表集群、驾驶舱域控制器、环视显示器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汽车应用,现在可以在新增的保护层下运行。OpenGL SC驱动程序的演示展示了一个在现有汽车芯片上运行的、带有安全关键组件的先进仪表盘。I
- 关键字:
GPU OEM
- 再过几天,NVIDIA CEO黄仁勋就要发表GTC 2020演讲了,这次推出7nm安培(Ampere)架构是板上钉钉了。不过2020年的GTC可能不止于此,NVIDIA还有可能更新GPU路线图,公布5nm Hopper(霍普)GPU,而它有可能是三星5nm EUV代工的。在GPU工艺上,之前的泄露信息显示出了NVIDIA的复杂,安培GPU使用10mm、8nm及7nm工艺的爆料都有,不过目前来看台积电7nm工艺代工的安培GPU还是主力。但是NVIDIA并不会完全依赖台积电,前几年就跟三星有GPU代工了,14
- 关键字:
NVIDIA GPU
- Imaginationg 近日宣布,公司开始支持 Google的Android图形处理器(GPU)检查器工具(Android GPU Inspector) ,以帮助开发人员使用这款工具在带有Android系统的设备上对图形处理进行分析和调试。Google的Android GPU Inspector是一款开源的图形处理分析工具,可支持各种GPU。Imagination一直与Google紧密合作,以在其图形驱动程序栈中实现必要的功能,进而支持PowerVR器件上的性能分析。Imaginat
- 关键字:
GPU 图形处理
- Arm公司的 Cycel Models是100%周期精确的Arm IP模型,用于性能分析和精确的评估Arm IP。Cycle Models是由Arm RTL直接编译而来,保留了完整的功能以及精准的周期,借助Cycle Models,您可以放心的选择和配置Arm IP,还可以自信地做出体系结构决策、优化系统性能,并在芯片可用之前做裸机固件开发。视频介绍:Cycle Models特点1. 精准的IP性能参考Cortex处理器和系统IP,包括NIC,CCI,CCN,以及CMN连接的精确周
- 关键字:
ARM IP
- 据外媒报道,华为韩国公司将在今年成立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业务集团,以打入目前由英伟达(NVidia)主导的GPU服务器市场。该媒体表示,华为目前正在为这家新集团招聘人才,包括英伟达的前、现任员工以及高管。近年来,华为一直在急速向前,自研芯片的脚步不断从手机扩大到AI、数据中心。2019年8月,华为发布了基于ARM架构AI处理器Ascend 910,称其为全球最优质的AI处理器,与英特尔展开竞争;2020年1月,华为发布了鲲鹏920,基于ARMv8架构,能效比优于业界标杆30%。关于进入GPU市场的消
- 关键字:
英伟达 华为 GPU
- 现代数据中心成功的要诀是:大规模提供尖端加速计算平台,从而使世界各地的开发者与解决方案提供商都能被覆盖到。在过去十年里,云计算已运用并行计算来提高性能,这种方法需要将求解过程分解成多个并行任务,以充分利用所有计算单元。以GPU 为代表的并行计算加速器,其中含有多达 2,000 个计算单元。我们不妨将它想象成一个塞满小黄人的小型棒球场,每个小黄人代表 100 万个逻辑门。一旦出现某个问题不支持所有小黄人同时并行工作完成求解,诸如 GPU 这样的并行计算加速器就会面临严重的性能局限。的确,一些类型的问题非常适
- 关键字:
FPGA GPU
- 代华斌,秦占阳 (中国科学院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75)摘 要:数据传输就是依照适当的规程,经过一条或多条链路,在数据源和数据宿之间传送数据的过程。也表 示借助信道上的信号将数据从一处送往另一处的操作。基于LabVIEW FPGA数据传输技术是基于网络传输的一 种,它具有TCP传输和UDP传输两种方式,为了保证传输过程中不产生数据丢失,本文通过重新构造数据类型 并通过打包与接包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保证了数据在高速采样条件下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为底层FPGA硬件 向上位机数据交换提供
- 关键字:
202004 FPGA abview TCP/IP UDP 数据复用
- 自1972年游戏系统出现以来那些真正成功的游戏系统,其核心部分都拥有强大的技术,从而为同时代的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些技术基础,可以作为他们实现艺术愿景的基石。然而“伟大的电子游戏体验只能建立在强大的技术之上”并不准确——你只需要将时光返回到开创了我们整个行业的先驱者Pong(世界首款家用电子游戏)身上,就可以反驳该观点——但毫无疑问,该观点是有帮助的。事实上,游戏一直在频繁地挑战各种可能性,这促使许多领域的高科技供应商,尤其是半导体领域的供应商,不断重新思考和塑造消费电子设备中的可能性。为了响应游戏开发人员的
- 关键字:
游戏 GPU
2.5d gpu ip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2.5d gpu ip!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2.5d gpu ip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2.5d gpu ip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