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国芯片重镇,上海芯片企业的复工复产对全国芯片产业链有着重要的影响。4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报道上海芯片人为保生产作出的努力,也反映了他们的诉求。(此前报道:中国“芯”脏不能让中国“缺芯” 疫情中的上海芯片产业链还需要这些支持)4月18日,此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林晓(化名,上海某芯片设计公司副总)表示:“现在好多了,基本的运营功能都已经恢复了。”目前,上海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已在积极推动之中。在4月19日召开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透露,上海最近印发实施
关键字:
芯片 上海
高至数千兆比特的连接速率!低至毫秒级的时延!5G将以这些前所未有的移动体验,释放万物互联的真正潜能。步入5G时代,毫米波也就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在实现众多创新应用新体验的过程中,5G毫米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毫米波?它又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质的飞跃?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什么是毫米波?大多数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移动通信,使用的都是3GHz以下频段。5G在充分挖掘3GHz以下频段潜力的同时,还能利用3GHz至6GHz之间的中频段,以及24GHz以上的高频段——这一频段的电磁波波长在毫米
关键字:
5G毫米波 5G
作为被普遍认为将变革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5G将凭借超高的无线网络的速度、覆盖范围和响应能力在未来迸发出无限能量。5G相比以往4G的优势有很多,不过最重要、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恐怕还是突破想象的传输速率了。但是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5G的速度为何能实现10倍甚至100倍的提高?其实这背后涉及一个关键技术:毫米波。事实上,IT之家小编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曾提到过毫米波的相关技术,但并没有深入讲解,那么今天,小编不妨就带大家近距离认识一下毫米波。一、毫米波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前面我们说到,“
关键字:
5G毫米波 5G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4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发展与监管协同推进,信息通信业赋能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规模达3935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达4069亿元,同比增长23.9%。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基站新增13.4万个,累计建成开通155.9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87%以上的乡镇镇区
关键字:
5G 电信 工信部 基站
“随着技术的成熟,5G网络建设的成本会下降,运营商的资本开支也将随之下降。”在4月17日举行的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间隙,中国移动原董事长兼总裁、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原会长王建宙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移动原董事长兼总裁、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原会长王建宙 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数量占全球60%以上。王建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这已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距离全面覆盖还是有一定差距。 “我们三家电信运营商对5G网络做了大量投资,我认为这些投资是很值得的,
关键字:
中国移动 5G
4 月 11 日消息,微软 Xbox Series X 已经上市好长一段时间了,现有消息表明它的第一个升级版本可能即将到来。内部人士Brad sam (现任 Stardock 软件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 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微软正在为这款游戏机开发一款更高效的芯片。Sams 在 YouTube 上透露:我相信这是真的…… 我知道微软正在改进 Xbox 芯片。现在,我们会看到性能改进吗,我们会看到其他东西吗?虽然我不这么认为,但微软确实一直在致力于开发更酷、更高效的芯片,因为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我相信微软正
关键字:
微软 Xbox Series X 芯片
随着关键垂直行业的连通性和数字化转型计划不断扩展,通信行业进入重大转型时期。自 2021 下半年以来涌现的三个关键趋势说明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去年 12 月,3GPP 标准机构针对 5G 第 18 版的优先级和范围做出了调整,这是第一个被命名为“高级”的版本,它将支持更多的设备类型和使用场景。此外,网络虚拟化的趋势也让有线和无线网络的部署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重塑了商业模式。最后,5G 部署的第三年即将结束,与新一代技术(6G)保持一致的要求也变得越发明显和重要。这些趋势是否真有如此重要?我们认同这
关键字:
是德科技 5G 6G
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于4月9日接受德国《伯森报》(Boersen-Zeitung)采访时表示,半导体芯片的供应不太可能在2024年前恢复至完全满足需求。他表示,尽管缺芯瓶颈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开始缓解,明年芯片产量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并不足以满足市场对芯片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结构性供应不足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自行解决”。
关键字:
汽车 芯片
联发科技与中华电信今日宣布合作,于联发科技新竹的研发总部打造5G毫米波芯片测试环境,其建置的5G非独立组网 (NSA) 讯号包含3.5GHz中频 (带宽90MHz) 及28GHz毫米波高频频段 (带宽600MHz)。双方除了在5G中频及毫米波合作外,为了因应日益蓬勃的5G企业专网终端设备需求,联发科技提供芯片给国内外厂商开发专属5G终端设备,并搭配于中华电信推广之企业专网服务场域使用,双方共同引领台湾5G产业升级与转型,打造坚强实力,满足各项智能生活应用的传输需求。联发科技与中华电信亦在多个面向进行长期技
关键字:
联发科 中华电信 5G 毫米波 芯片测试
回顾2021年,世局多变化,外在影响包括了疫情蔓延以及国际间的大国对抗,这些对于台湾来说,带来了对产业的实际影响,然而却也伴随着利益。例如转单的部分,台湾不论是在封测与被动组件等方面都有受益。而经历了原物料与芯片短缺等挑战,许多原先的规划都被迫延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到在这一波的物料短缺潮中,成熟制程多半受到了影响,而先进制程却相对未受到大幅度的冲击。罗德史瓦兹资深市场营销协理卢迦立指出,观察通讯产业的发展,5G依然是今年度最火热的议题,而焦点也集中在主流的FR1频段。在5G cellular的部分,发展并不
关键字:
5G SA mmWave ORAN R&S
“拼接”芯片似乎已经成了芯片圈的新“时尚” 苹果3月的春季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将两块M1 Max芯片“黏合”而成的M1 Ultra,号称性能超越Intel顶级CPU i9-12900K和GPU性能天花板NVIDIA RTX 3090。 NVIDIA也在3月的GTC上公布用两块CPU"黏合”而成的Grace CPU超级芯片,预计性能是尚未发布的第5代顶级CPU的2到3倍。 更早之前,AMD在其EYPC系列CPU中,也用到了"黏合"这一步骤,让芯片设计成本减少一半。 自家芯片
关键字:
芯片 胶水 Chiplet
Intel酷睿i9-12900KS、AMD锐龙7 5800X3D掀起了新一轮旗舰之争,一个飙到最高5.5GHz,一个叠加64MB缓存,都号称是最好的游戏处理器。 i9-12900KS抢先了一步,已经上市开卖,价格达5699元,立刻就开始了破纪录之旅。 华擎宣布,搭配自家Z690 AQUA OC主板,i9-12900KS打破了6项世界纪录,创造了9个全球第一,并得到了HWBOT的权威认证。 6个世界纪录分别是:CineBench 2003 8xCPU、CineBench 2003 16xCPU、C
关键字:
芯片 酷睿i9 英特尔
4月8日消息,高通骁龙8 Gen 1+ 芯片组可能比预期来得要更快。据gsmarena报道,供应链中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搭载 Android 旗舰芯片骁龙8 Gen 1+ 的手机最早将于6月上市,最迟7月上市。搭载骁龙8 Gen 1+ 的首批设备将在中国推出,但目前尚未透露名称。不过,传闻一加10 Ultra 将使用该处理器。此前消息称,骁龙8 Gen 1+将基于台积电的4纳米半导体制造工艺,可能与骁龙8 Gen 1非常相似,但频率可能略高。而据韩国科技论坛 Meeco 的可靠爆料人,引述消息人士说法称,
关键字:
骁龙 8 Gen 1+
半导体周要闻2022.3.21- 2022.3.251. 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营收,第一次见到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营收2021年为8925亿美元Source;digitimes research;2022-Mar2. 量价齐扬!2021年全球前十大IC设计业者营收破千亿美元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1年由于各类终端应用需求强劲,导致晶圆缺货,全球IC产业严重供不应求,连带使芯片价格上涨,拉抬2021年全球前十大IC设计业者营收至1,274亿美元,年增48%。TrendForce集邦咨
关键字:
半导体 芯片 莫大康
近日,广大移动游戏玩家期待已久的黑鲨5系列游戏手机正式发布,全新黑鲨5系列包括黑鲨5、黑鲨5 Pro和黑鲨5 RS三款产品。其中,黑鲨5 Pro搭载领先的顶级移动平台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实现了在性能、游戏、影音娱乐、连接等领域的全面顶级体验。作为游戏手机行业的领导者,黑鲨游戏手机与高通共同携手探索移动设备游戏场景下的创新功能,不断为移动游戏玩家带来突破性的体验提升。骁龙8采用4nm工艺制程打造,全新的Kryo CPU采用Arm Cortex X2超级内核,较前代平台性能提升20%;在与游戏性能紧密相关
关键字:
高通 骁龙
骁龙 888 5g 芯片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骁龙 888 5g 芯片!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骁龙 888 5g 芯片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骁龙 888 5g 芯片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