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9 日消息,根据韩媒 ETNews 报道,三星电子内部组建了新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团队,已经任命安森美半导体前董事洪锡俊(Stephen Hong)担任副总裁,负责监管相关业务。洪锡俊是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专家,在英飞凌、仙童和安森美等全球大型公司拥有约 25 年的经验,加入三星后,他负责领导这项工作。洪锡俊负责组建和带领这支 SiC 商业化团队,同时积极与韩国功率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和学术机构合作进行市场和商业可行性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在正式进军 GaN(氮化镓)业
关键字:
三星 SiC
英飞凌、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三方发布官方声明称,已签署一项多年期碳化硅和硅功率半导体供应协议。据外媒,10月18日,英飞凌、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三方发布官方声明称,已达成战略合作,签署一项多年期碳化硅和硅功率半导体供应协议,以确保功率半导体的供应。根据战略合作协议,英飞凌将在2030年前向现代、起亚供应碳化硅和硅功率模块与芯片,而现代、起亚则会出资支持英飞凌的产能建设与储备,三方也计划在提升电动汽车的性能上紧密合作。
关键字:
英飞凌 现代 起亚 碳化硅 硅功率模块
对于高压开关电源应用,碳化硅或 SiC MOSFET 与传统硅 MOSFET 和 IGBT 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开关超过 1,000 V的高压电源轨以数百 kHz 运行并非易事,即使是最好的超结硅 MOSFET 也难以胜任。IGBT 很常用,但由于其存在“拖尾电流”且关断缓慢,因此仅限用于较低的工作频率。因此,硅 MOSFET 更适合低压、高频操作,而 IGBT 更适合高压、大电流、低频应用。SiC MOSFET 很好地兼顾了高压、高频和开关性能优势。它是电压控制的场效应器件,能够像 IGBT 一样进行高压
关键字:
SiC MOSFET IGBT WBG
10月16日,根据韩媒ETNEWS的报道,三星电子近期聘请安森美半导体前董事洪锡俊(Stephen Hong)担任副总裁,负责监督SiC功率半导体业务,并在其内部组织了SiC功率半导体业务V-TF部门。Stephen Hong是功率半导体专家,在加入三星电子之前,曾在英飞凌、仙童、安森美半导体等全球主要功率半导体公司工作约25年。目前,Stephen Hong正在寻找SiC商业化的团队成员,同时通过与韩国功率半导体产业生态圈和学术界互动,进行市场和商业可行性研究。早先三星宣布正式进军GaN业务的时候也曾提
关键字:
三星 碳化硅!
1 SiC和GaN应用及优势我们对汽车、工业、数据中心和可再生能源等广泛市场中的碳化硅(SiC) 和氮化镓(GaN)应用感兴趣。一些具体的例子包括:● 电动汽车(EV):SiC和GaN 可用于电动汽车,以提高效率、续航里程和整车性能。例如,SiC MOSFET 分立器件可用于牵引逆变器和车载充电,以减少功率损耗并提高效率。● 数据中心:SiC 和GaN 可用于数据中心电源,以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可再生能
关键字:
202310 SiC GaN 安世半导体
1 SiC和GaN的优势相比传统MOSFET和IGBT方案,SiC和GaN器件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具备更低的栅极驱动损耗和更高的开关速度。虽然SiC和GaN在某些低于10 kW功率的应用上有一些重叠,但各自解决的功率需求是不同的。SiC 器件提供更高的耐压水平和电流承载能力。这使得它们很适合于汽车牵引逆变器、车载充电器和直流/ 直流转换器、大功率太阳能发电站和大型三相电网变流器等应用。SiC 进入市场的时间略长,因此它有更多的选择,例如,相比目前可用的GaN 解决方案,SiC 支持更广泛的电压和导通电阻。
关键字:
202310 纳芯微 SiC GaN
1 SiC、GaN相比传统方案的优势虽然硅功率器件目前占据主导地位,但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镓)功率器件正日益普及。SiC 功率器件具有出色的热特性,适用于需要高效率和高输出的应用,而GaN 功率器件具有出色的射频频率特性,能满足要求高效率和小尺寸的千瓦级应用。最为重要的一点,SiC 的击穿场是硅的10 倍。由于这种性质,SiC 器件的块层厚度可以是硅器件的1/10。因此,使用SiC 可以制造出具有超低电阻和高击穿电压的开关器件。此外,SiC 的导热系数大约是硅的3 倍,因此它能提供更高的散热能力
关键字:
202310 东芝 SiC GaN
ST( 意法半导体) 关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应用,将最新一代STPOWER SiC MOSFET和二极管部署在这些应用领域。例如,ST 的第三代SiCMOSFET 取得业界最低的通态电阻,可以实现能效和功率密度更高的产品设计。ST 还提供GaN 功率器件,例如650 V GaN 增强型HEMT 开关管用于开发超快速充电和高频功率转换应用,功率损耗很小。与硅基芯片相比,SiC 和GaN 等宽带隙材料特性可让系统变得尺寸更小,重量更轻,开关和导通损耗更低,从而提高能效。Gianfranc
关键字:
202310 意法半导体 SiC GaN
1 SiC的应用优势Bryan Lu:碳化硅(SiC)是新一代宽禁带(WBG)半导体材料,具有出色的RDS(ON)*Qg品质因数(FoM)和低反向恢复电荷(Qrr),特别适用于具有挑战性的应用,尤其是高压大电流等应用场景,主驱逆变器采用SiC,可提升系统的效率,进而使得在相同的电池容量下里程数得以提升。OBC(车载充电机)采用SiC,可实现更高的能效和功率密度。随着汽车市场向800 V 高压系统发展,SiC 在高压下的低阻抗、高速等优势将更能体现。Mrinal K.Das博士(安森美电源方案事业群先进电源
关键字:
202310 SiC 安森美
碳化硅(SiC)具有高击穿场强、高热导率、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特点,可很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光伏新能源、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应用需求,对我国“新基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五年“中国芯”最好的突破口之一,当下我国应该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
关键字:
202310 碳化硅 SiC 衬底 8英寸 扩产
香港科技园公司与微电子企业杰平方半导体签署合作备忘录,设立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全球研发中心。大半导体产业网消息,10月13日,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与微电子企业杰平方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杰平方半导体)签署合作备忘录,在科学园设立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全球研发中心,并投资开设香港首间碳化硅(SiC)8寸先进垂直整合晶圆厂,共同推进香港微电子生态圈及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约69亿港元,计划到2028年年产24万片碳化硅晶圆,带动年产值超过110亿港元,并创造超过700个本地和
关键字:
晶圆 碳化硅 第三代半导体
效率和尺寸是电源设计的两个主要考虑因素,而功率因数校正 (PFC)也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减少无功功率引起的电力线谐波含量和损耗,尽可能降低电源运行时对交流电源基础设施的影响,需要使用 PFC。但要设计出小尺寸、高效率电源(包括 PFC)仍极具挑战性。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修改传统 PFC 拓扑结构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使用整流器和升压二极管的 PFC电源的输入级通常使用桥式整流器后接单相 PFC 级,由四个整流器二极管和一个升压二极管组成。图 1:桥式整流器后接单相 PFC 级图腾柱无桥拓扑结构还有一种提高
关键字:
安森美 PFC SiC 电源密度
预计在未来五年,住宅太阳能系统的数量将大幅增长。太阳能系统能为家庭提供清洁和绿色的能源,用于为家用电器供电,为电动汽车充电,甚至将多余的电力输送至电网。有了太阳能系统,即使发生电网故障,也不用担心。本篇博客介绍了住宅太阳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建议采用安森美 (onsemi) 的电源方案方案来提高太阳能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成本优势。住宅太阳能逆变器系统概述住宅太阳能逆变器系统中包括了产生可变直流电压的光伏面板阵列。升压转换器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方法(根据阳光的强度和方向优化能量采集),将可
关键字:
SiC 太阳能系统
由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和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共同推动,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与微电子企业杰平方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杰平方半导体)签署合作备忘录,在科学园设立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全球研发中心,并投资开设香港首间碳化硅(SiC)8寸先进垂直整合晶圆厂,共同推进香港微电子生态圈及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去年公布的《香港创科发展蓝图》中,明确指出应加强支持具策略性的先进制造产业发展,譬如半导体芯片,促进香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进出口市场之一,香港更是位处大
关键字:
香港科技园公司 杰平方半导体 碳化硅 SiC 垂直整合晶圆厂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扩大了支持电路仿真工具*1 LTspice® 的SPICE模型*2阵容。LTspice®具有电路图捕获和波形查看器功能,可以提前确认和验证电路是否按设计预期工作。此前罗姆已经陆续提供了双极晶体管、二极管和MOSFET*3的LTspice模型,此次又新增了SiC功率元器件和IGBT*4等的LTspice模型。至此,罗姆已经提供超过3,500 种分立产品的LTspice®模型,这些模型从各产品页面均可下载。目前,罗姆官网上发布的产品所对应的LTspice®模型覆盖率
关键字:
SiC IGBT模型 罗姆 LTspice模型
碳化硅(sic)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碳化硅(sic)!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碳化硅(sic)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碳化硅(sic)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