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连续在汽车、手机端发力。日前,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晒出小米SU7 Ultra原型车视频和照片,同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也开启了一场关于小米15 Ultra的新品曝光直播。据了解,小米将在下一周会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包括小米15Ultra和小米SU7 Ultra在内的“双旗舰”,以及AIoT相关的一系列产品。卢伟冰称,小米15 Ultra将会是小米手机突破6000+元档位的关键产品。手机业务之外,卢伟冰也给大家电立下了高端化的目标,只对标全球市场上的标杆品牌。雷军通过微博宣布,小米汽车App
关键字:
小米 高端化 手机 汽车
为什么在高速PCB设计中,信号线不能多次换孔?大家在进行PCB设计时肯定都接触过过孔,所以大家都知道过孔对PCB信号质量的影响很大,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PCB设计时过孔应该如何选取。通常有三种类型的过孔可供选择:(单位是mil)8/16±2mil 10/20±2mil 12/24±2mil通常,当板子比较密的情况下,我们会使用8/16±2mil(8/14,8/16,8/18)大小的过孔,当板材相对空旷时,可选择12/24±2mil(12/22,12/24,12/26都可以)大小的过孔,10/20之间可以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
2月13日消息,2025世界政府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确认了阿里巴巴与苹果合作的传闻。他表示,苹果在中国市场需要一个本地合作伙伴来支持其手机服务,而苹果一直以来对合作伙伴非常挑剔。经过与多家中国公司接触后,苹果最终选择了与阿里巴巴合作。蔡崇信表示,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关键字:
蔡崇信 阿里 苹果 合作 手机
国内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近日迅速出圈,凭借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代码生成和多轮对话等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和研究者的关注,甚至登上了不少地区的app榜单。不过在使用时经常会遇到服务器繁忙的困扰,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将其部署到本地,无需依赖云端服务即可享受AI带来的便利。要在本地部署DeepSeek,需要借助运行大语言模型的工具,这里我们建议使用LM Studio,这是一款专为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设计的客户端工具。它支持多种开源模型,并提供了简单易用的界面,使得用户无需编写复杂的代码即可加载
关键字:
deepseek 手机
对于硬件工程师而言,PCB 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与稳定性。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CB 设计的众多关键要点,本文将继续深入,聚焦一些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方面,助力硬件工程师进一步提升 PCB 设计技能。一、布局设计①高功率发热元件是否放置在靠近 PCB 边缘或通风口等易于散热的区域?可利用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分析不同放置位置的空气流动与散热效果,从而确定最佳位置。②发热元件之间是否保持足够的间距以避免热量聚集?可依据热仿真分析结果,设定合适的间距值,保证热量有效散发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
/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散热功率半导体器件在开通和关断过程中和导通电流时会产生损耗,损失的能量会转化为热能,表现为半导体器件发热,器件的发热会造成器件各点温度的升高。半导体器件的温度升高,取决于产生热量多少(损耗)和散热效率(散热通路的热阻)。IGBT模块的风冷散热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热阻
/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将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第一讲 《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一)----功率半导体的热阻》 ,已经把热阻和电阻联系起来了,那自然会想到热阻也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概念来做数值计算。热阻的串联首先,我们来看热阻的串联。当两个或多个导热层依次排列,热量依次通过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串联 并联
/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联系实际,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功率半导体模块壳温和散热器温度功率模块的散热通路由芯片、DCB、铜基板、散热器和焊接层、导热脂层串联构成的。各层都有相应的热阻,这些热阻是串联的,总热阻等于各热阻之和,这是因为热量在传递过程中,需要依次克服每一个热阻,所以总热阻就是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散热器
/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芯片表面温度芯片温度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从芯片表面测量温度,可以发现单个芯片温度也是不均匀的。所以工程上设计一般可以取加权平均值或给出设计余量。这是一个MOSFET单管中的芯片,直观可以看出芯片表面温度是不一致的,光标1的位置与光标2位置温度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温度测试
/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热容热容 C th 像热阻 R th 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具有相似的量纲结构。热容和电容,都是描述储存能力物理量,平板电容器电容和热容的对照关系如图所示。平板电容器电容和热容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功率半导体热容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SiC MOSFET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有了热阻热容的概念,自然就会想到在导热材料串并联时,就可以用阻容网络来描述。一个带铜基板的模块有7层材料构成,各层都有一定的热阻和热容,哪怕是散热器,其本身也有热阻和热容。整个散热通路还包括导热脂、散热器和环境。不同时间尺度下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热等效模型
/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任何导热材料都有热阻,而且热阻与材料面积成反比,与厚度成正比。按道理说,铜基板也会有额外的热阻,那为什么实际情况是有铜基板的模块散热更好呢?这是因为热的横向扩散带来的好处。热横向扩散除了热阻热容,另一个影响半导体散热的重要物理效应为热的横向传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热扩散
/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为什么引入结构函数?在功率器件的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 《功率半导体壳温和散热器温度定义和测试方法》 和 《功率半导体芯片温度和测试方法》 分别讲了功率半导体结温、芯片温度、壳温和散热器温度的测试方法,用的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结构函数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驱动IC电流越来越大,如采用DSO-8 300mil宽体封装的EiceDRIVER™ 1ED3241MC12H和1ED3251MC12H 2L-SRC紧凑型单通道隔离式栅极驱动器,驱动电流高达+/-18A,且具有两级电压变化率控制和有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热设计 热系数
在电子产品领域,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极为关键的部件,无论是高速电路、高频电路还是毫米波相关产品,都离不开它。而 PCB 板的加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 PCB 材料、药水、加工工艺以及线路几何参数等多个方面,其中诸多因素都会对传输线的阻抗造成影响。一、影响传输线阻抗的因素(一)线路几何参数1、线宽线宽与阻抗成反比关系,即线宽越宽,阻抗越小;线宽越窄,阻抗越大。在生产过程中,若工艺不稳定致使线宽发生变化,那么阻抗也会随之改变。据与众多厂商合作的经验,传输线线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 阻抗
手机.卡类终端.pcb.热设计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手机.卡类终端.pcb.热设计!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手机.卡类终端.pcb.热设计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手机.卡类终端.pcb.热设计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