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蓝牙技术联盟(SIG)大中华区技术事务经理吕荣良处独家获悉,中国大陆地区的SIG会员数目已接近600家,再加上中国台湾的600多和中国香港的100多个会员,中国SIG会员数已是世界第一,并远远超过排名其后的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蓝牙第一大国。
比WiFi还有名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illward Brown公布的年度调查显示,全球消费者对于蓝牙无线技术的认知度已高达85%,创历史新高。其中,调查区域包括中国、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六个地区。相较于Wireless U
关键字:
蓝牙 WiFi 台积电 手机 SIG 低功耗
晶圆代工企业的管理者们以居安思危的心态来冷静看待市场未来的发展正是业者渐趋成熟的标志。
晶圆代工(Foundry)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环节。近日,代工企业陆续向投资者交出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成绩单显示,他们的业绩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不过,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各大企业对今年下半年业绩的保守预期又让业内人士多少有点沮丧。
总体情况好于第一季度
从整体上看,晶圆代工企业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运营情况明显好于第一季度。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四大晶圆代工厂除台积电赢利8.89亿美元之外,联电
关键字:
晶圆 代工 台积电 中芯国际
芯片制造商AMD公司于近日表示将在芯片制造环节进行巨大的变革,但令人遗憾的是AMD并未透露任何相关的具体计划。因此华尔街的投资分析人士以及硅谷的专业人士对AMD今后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变革进行了多种合理的猜想。
“去工厂化”策略或能挽救AMD?
到目前为止,高达16亿美元的亏损以及区区2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表明AMD正经历着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痛苦。如今这个深陷泥潭的“困兽”面领着决策上的两难:在保持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处理器芯片产品和业界领头羊英特尔
关键字:
AMD 芯片制造 台积电 英特尔
AMD公司开始谈论有关自己在轻资产计划方面的努力已有一段时间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一计划的细节问题从来没有透露过。在此之前曾经有媒体报道过AMD公司已经无力在芯片制造方面与英特尔公司竞争,因此它不得不制定了减少芯片制造工厂或完全取消芯片制造工厂的战略,以便能够集中精力发展其芯片设计。
由于事过境迁,AMD公司对其轻资产战略的保密已经让人生厌了。当AMD公司公布其轻资产计划时,还会有人关注吗?然而,AMD公司的客户肯定会关注它,AMD公司的制造合作伙伴也在密切关注它。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制造公
关键字:
AMD 芯片制造 芯片设计 台积电
“台湾地区可能要对大陆开放12英寸半导体生产,没想到会这么快。”昨天半导体产业专家莫大康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近日马英九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正考虑放松台企向大陆出口半导体设备的控制规定,9月开始可能允许台企在大陆直接设立12英寸半导体工厂。此前台湾地区半导体企业曾争抢大陆8英寸半导体工厂项目落地。不过,此次他们却并没有对这一政策欢呼雀跃。
早在4月底、5月初,台湾方面便密集放出消息,称将松绑面对大陆的高科技产业投资政策及技术出口限制,并强调这将是未来经济任务中的&
关键字:
半导体 12英寸 台湾 海力士 英特尔 台积电
虽然台当局计划在8月份起开放岛内厂商在大陆投资生产12英寸晶圆,但以台积电和联华电子为代表的台湾芯片企业,暂时可能还处于观望阶段。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发言人曾晋皓日前表示,虽然此前一项议案将放宽台湾芯片生产商在中国大陆采用的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但台积电未计划立即在大陆设立12英寸芯片厂。该发言人并没有对此做出深入说明。
另一个台湾芯片巨头,联华电子的发言人颜胜德则表示,公司将评估是否在放宽大陆投资限制后赴大陆设立12英寸芯片厂,将在评估市场状况后才作出决定。按收入
关键字:
晶圆 台积电 联华 台湾 芯片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最新统计数字,在06年的芯片代工市场上,台积电继续领先,并且拉大了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
据统计,早在1987年就进入这一领域的台积电,去年拿到了45.2%的市场份额,总收入97亿美元。去年的芯片制造行业,总收入达到了2600亿美元,代工厂商占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
 
关键字:
台积电 中芯国际 芯片代工市场
台积电发言人曾晋皓今天表示,虽然此前一项议案将放宽台湾芯片生产商在内地采用的生产技术限制,但台积电没有立即在内地设立12英寸芯片厂的计划。
台湾当局可能从8月起允许当地芯片生产商在内地生产12英寸晶圆,这是台湾方面为了通过放宽大陆投资限制来提振台湾经济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联华电子发言人颜胜德则表示,公司将评估是否在放宽内地投资限制后赴内地设立12英寸芯片厂,将在评估市场状况后作出决定。
按收入计算,台积电和联华电子是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芯片代工商。
关键字:
台积电 芯片厂 12英寸 晶圆
台湾地区企业赴大陆投资上限将逐渐调整。昨天,台湾当局发言人公开确认,已初步批准经济主管机构放宽台企大陆投资上限,即从不超过资本净值的20%-40%提高到60%。
目前该计划还需通过后天进行的行政审批。如通过,不久有望正式落实。这意味着,台湾地区面向大陆投资的最大阻力正日趋舒缓。而台湾地区IT巨头则已开始正面响应这一举动。全球第一大半导体代工企业台积电发言人曾晋皓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公司乐见政策走向开放,“也更期待涉及技术层面的自由度”。
全球主机板巨头华硕总部
关键字:
半导体 台积电 华硕 主机板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帕特里克·基辛格称,向新型计算机芯片制造工艺转型对一些厂商来说代价太大,它们只好把市场拱手让给英特尔。
英特尔、三星电子和台积电三家规模最大的芯片厂商从2012年起,将开始使用450毫米晶圆片制造芯片。当地时间6月30日,基辛格在一次会议上预测称,这一转型代价将使芯片制造商的数量减少到10家以下。基辛格说:“我们使晶圆片由300毫米向450 毫米转型时,将遭遇巨大的经济障碍。以前有芯片制造厂的公司曾有数百家。”
2001年,英特尔由
关键字:
晶圆 芯片 英特尔 三星电子 台积电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商台积电日前宣布其40nm工艺技术将要延期,之前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今年第四季度将会推出采用40nm工艺的芯片,而现在看起来这必须要延期到明年2月份或者3月份。
以往采用台积电新工艺的厂商通常是半导体企业Altera,而这次随着台积电40nm工艺的延期,原定于今年出货的40nm芯片业会受到影响。
一直以来比较喜欢追“新”的ATI这次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来计划RV870采用40nm工艺,但现在看起来不可能了。不过为了抢占先机
关键字:
AMD 台积电 芯片 代工厂
历时一年多的引资之路,就像中芯国际为业界设下的一道谜题,如今,私募基金或许就是谜底。
5月19日,据香港媒体报道,中芯国际引入战略投资事宜已经初步落实,战略投资者系美国一家大型私募基金。消息称,该私募基金计划斥资6亿美元购入中芯国际超过20%的股份,双方最快在6月底正式签订协议。同时,该基金期望逐步取得控制性权益,以加强业务运作及提升财务实力。
有关中芯国际引进战略投资者一事,早在2007年初便有消息传出。当时消息称,中芯国际指定摩根斯坦利和德意志银行助其引入战略投资人,最终入选者可能最高
关键字:
中芯国际 芯片 台积电 台联电 高盛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帕特里克·基辛格称,向新型计算机芯片制造工艺转型对一些厂商来说代价太大,它们只好把市场拱手让给英特尔。
英特尔、三星电子和台积电三家规模最大的芯片厂商从2012年起,将开始使用450毫米晶圆片制造芯片。当地时间6月30日,基辛格在一次会议上预测称,这一转型代价将使芯片制造商的数量减少到10家以下。基辛格说:“我们使晶圆片由300毫米向450毫米转型时,将遭遇巨大的经济障碍。以前有芯片制造厂的公司曾有数百家。”
2001年,英特尔由2
关键字:
晶圆 450毫米 英特尔 台积电
中芯国际正悄悄从海外进口关键设备,欲抢在今年年底试产45纳米芯片,从而进入全球半导体代工业45纳米的“俱乐部”。
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29日中芯国际上海12英寸厂采购浸润式光刻机已到位,“这标志着中芯国际在量产45纳米芯片方面有了生产保障。”
天价光刻机悄悄到厂
本报获悉,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台浸润式光刻机,该设备由荷兰ASML生产,后者是全球这一领域的第一大供应商。上述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光刻机属高精密设备,为防止震动,从机场
关键字:
中芯国际 45纳米 芯片 半导体 台积电 光刻机
建立合资企业,减少资本支出,晶圆代工厂商产能利用率高涨,450毫米晶圆工厂,原油价格上涨,这些都是2008年上半年的突出现象。下半年平均销售价格是否会上涨?
回顾一下上半年IC产业的突出特点:
成立了几家合资企业,尤其是内存供应商之间的合资企业(如美光-南亚科技,英特尔-意法半导体)。上半年DRAM和闪存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残酷,迫使内存厂商为了生存而采取断然措施。
2008年资本支出预算减少(或者进一步减少),ICInsights认为,这
关键字:
IC 晶圆 意法半导体 三星 英特尔 台积电
台积电介绍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台积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学园区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公司。身为业界的创始者与领导者,台积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