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挑战测试的极限

挑战测试的极限

作者: 时间:2004-07-21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Teradyne 公司主席兼CEO George Chamillard先生最近接受我刊结盟出版物Electronic News的专访,话题主要集中在测试市场充满痛苦的复苏以及未来的市场机遇。下面则是这次访谈的节录。

Electronic News(EN): 贵公司的运营是否显示出某种持续发展的态势?
Chamillard:我们还在努力从衰退期中脱身,不过的确看到了很多上升的迹象,这些迹象使我们相信市场正在转好。存货水平降低,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出现短缺的现象。

EN: 对Teradyne而言,何时可以认为这些短缺信息转换为订单?
Chamillard: 过去,当产能利用率达到80%~85%这一水平时,就会增加订货批量。随着产能逐渐超过这一限度,似乎人们比过去愿意承担更多风险。

EN: 这一变化的程度究竟有多明显?
Chamillard: 过去,我们已经适应了一定的循环周期。但进入最新一个高峰期时的变化规律不同于9/11、伊拉克战争和SARS以来的规律。我们所能信任的所有判断标准已经不再能提供明确无误的结论。

EN: 我们也正在处理比过去多得多的信息。这是否是公司作出反应能力下降的原因?
Chamillard:对。所有的数据就整体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尚不了解。各种信息的处理还不能清楚表明谁对谁错。

EN: 这一情况对你们意味着什么?
Chamillard: 我们的客户是合同制造商,以及那些向合同制造商出售商品的公司。我们曾经和它们的高级管理人员碰面,并问他们,“你们的供应线真正出麻烦的时候,你们会有多担心?”他们说担心的并不仅仅是产能的增加,而是增加产生的危险。于是我们就问他们,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回答是什么都没有做。“能让牛群转向的闪电”还没有发出呢。

EN: 贵公司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Chamillard: 我们曾经坐下来,考察我们将投入的市场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应该把赌注下到哪些方面。第一个领域是测试。无论你考察的是PCB还是电话网络,抑或是轿车,都会发现一些工艺的完善程度是无法保证100%成品率的,所以必须去测试。之所以不得不去测试,其原因正是变化的频率太高,致使工艺无法稳定。部件更换频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产部件的人不得不购买固定设备。我们喜欢大批量带来的好处,而在我们考察的情形中,所面对的是上百万辆汽车以及以亿计的电话。

EN:其他方面呢?
Chamillard: 我们也在考虑可以赢利以及出现高增长的领域。使用集成电路的最终市场就是能够赢利的地方,即通信、数据处理和消费类。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一个规模有上万亿美元的市场。对我们来说,PDA的芯片和大型通信交换中的集成电路一样有吸引力。

EN: 贵公司在大批量市场所占的部分有多少?
Chamillard: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批量市场占到了80%。2000年的巅峰时期,这一比例高达90%。之后早些时候,需要有新功能的工具。现在这个比例,应该说是一半对一半吧。

EN: 你如何看贵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
Chamillard :Agilent在电路板和集成电路测试方面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就整个半导体而言,我们与Agilent很接近,而Agilent在电路板测试方面是老大,我们则是老二。诊断系统方面,对于汽车测试之类的应用来说,市场被细分成为很多小块,Siemens是我们最主要的竞争者。在线路测试方面,更大的威胁则是那些能在内部就想办法把问题解决的竞争者。

EN: 你们在中国的业务怎么样?
Chamillard:我们在中国有很多系统。1995年我到过中国一趟,我记得那时在中国我们有不到300套系统。它们中的大多数是低级的电路板测试仪。此外,我们还有不多的几个半导体测试仪,我们还在北京用电话网络进行了一次试验。现在,我们安装好的测试仪基站已经增加了2倍,现在在上海有8万平方英尺的设施,它由我们最大的3个运营部门共享。

EN: 如果放眼看一看整个亚洲的情况,您觉得中国的发展运行模式将是什么样的?
Chamillard: 我的观点是中国更像日本,而不像台湾地区、韩国或新加坡。在所有这些国家或地区里,都会有人要购买半导体测试设备。但日本不仅仅属于测试设备方面的大市场,而且对所有电子产品而言都是如此。这与新加坡、韩国或台湾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EN: Teradyne在日本的业务怎么样?
Chamillard: 我们在日本犯了个错误。我们原来相信,也许过上十年时间,我们在日本就能仅仅依靠销售和服务成为领先的厂商。我们1975年在日本开始经营,这算是很早的。那时,国家间的竞争很少。10年后我们发现,要让生意增长变得非常困难,原因有那么几个。第一是因为我们不能将顶尖的人才吸引过来。在日本,孩子从出生起,就会被放到Toshiba或Sony或是别的什么公司的待招聘人员名单上了。那时从学校里出来最优秀的学生是不会对美国公司感兴趣的。我们发现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规模不够大,这让我们无法吸引到顶级的人才。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当时与客户的联系不够紧密,没能了解到他们在使用我们产品时发现的问题。

EN: 什么类型的问题?
Chamillard: 停机时间是竞争对手的两倍。你会采取些什么措施来解决你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竞争对手向工厂派出一个工程师。故障会导致停工,不过呆在那儿的工程师会把问题搞定,结果就看不出停工来。我们没把问题看得那么深透,或者提供这种水平的支持。于是我们决定扩展我们的制造部门,以达到“临界质量”。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在90年代早期,我们开始在那里做设计。现在我们在那儿有200人,大多数是工程师,我们已经能够开发出针对图象器件测试的J750的衍生产品。结果,就拥有一支本地化的团队开发本地化的产品以供应本地市场。我们的产品卖出了很多,在中国也必须做同样的事,因为有本地化产品的需要,我们需要洞察力。我还认为,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出现不同国家间的竞争。■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