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医疗电子 > 市场分析 > 高大上的基因检测费降至数百元 是馅饼还是陷阱?

高大上的基因检测费降至数百元 是馅饼还是陷阱?

作者: 时间:2015-10-16 来源:一财网 收藏
编者按: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基因检测技术基本没有判断能力,部分打着低价的基因测序产品,这种产品靠谱吗?明显瞎扯蛋。

 1.技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1405.htm

  检测,目前主流在使用的主要有四种技术,不同检测技术的准确率和成本有所不同,主流的几种技术分别是法、测序法和质谱法。

  法是早年用得较多的,但准确率一直备受诟病,大概只有50%~60%,现在准确率能提高到80%,但依然不高,不过这种方法成本低;测序法的准确率可以至99.9%,但成本高;质谱法的准确率略低于测序法,为99.7%,不过成本不高。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这些方法,质谱法就像给拍照,将已知可能导致疾病的片段截出来,而测序法则是采用了基因录像的方式。

  陈英杰表示,在基因检测领域,法一般只会用于科研,而不用于检测,“因为准确率太低了,但目前在市场上,有的打着低价的机构依然会选择芯片法来检测”。

  2.数据库

  目前,中国市场所使用的基因检测技术已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当,因为大家都在应用二代基因检测技术,检测仪器均由外国厂商垄断,不同的是检测机构用于对比的数据。

  “数据对于基因检测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竞争焦点就在数据库,因为它关系到判断疾病的准确与否。”陈英杰说,但数据库不能像仪器一样,照搬国外,因为亚洲人与欧洲人的基因不尽相同,“中国能拥有中国人自己基因数据的公司不多,行业内不少公司都使用欧美的基因数据做判断,这也为准确性带来隐忧”。

  民生证券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就写到,遗传病的易感基因具有人种特异性。即使同是BRCA1和BRCA2基因,汉族人群在这两个基因上的常见突变位置和变异形式也与欧美人不同。因此,中国人群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不可以依赖和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的。

  未来:标准待出

  在中国市场,基因检测分两个领域,一种是易感基因检测,主要针对遗传病因素对某种癌症的风险提示,另一种则是临床基因检测,是对人体是否已存在肿瘤等疾病进行检测。

  在临床领域,国内基因测序在2014年6月才破冰,主要集中在无创产前筛查上。但对非应用与临床的易感基因却没有太多监管,而这却是普罗大众接触较多的领域,安吉丽娜·朱莉正是通过易感基因检测来判断病情的。

  “在临床基因检测领域,对资质的要求很高,能做这类型检测的需要有三个批文,分别是检测试剂生产许可证、基因测序仪许可证、临床检验中心资格证,相对而言,易感基因没这些讲究,可以说没有一个标准。”陈英杰认为。

  有基因检测领域内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内的公司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公司什么没有仪器,采用与大学合作开展研究项目的方式,由大学教授对消费者送检的基因进行测试,最后得出的报告;有的公司拥有仪器,却未拥有亚洲人基因数据,用的是欧洲人的基因数据做判断,这种状况让人担忧。

  “基因领域相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太高深了,我们希望国家应该将易感基因标准化,规定拥有什么技术、条件的企业才能做怎么样的基因测序工作,而且这种规则做得越细越好。”陈英杰呼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基因 芯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