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收购美光:为产业布局还是拉升股价?
但是,还是那一句,这不过就是做大业绩的途径而已。华三价值挺大,紫光内部主业与之相关的配套并不明显,甭指望展讯那点脉络哦。锐迪科倒是与华三匹配更多些。股东英特尔嘛,当然未来也可以借助华三涉足更多行业市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7315.htm整体上,华三根本无法真正支撑起紫光半导体产业的概念,紫光需要涉足更多,做大规模。
如果能够蛇吞象,吃下美光,那紫光就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巨头之一了。未来与它的通信业芯片资产整合,空间很大,光荣梦想一下就实现呵呵。要知道美光是做内存与闪存芯片的,有设计也有制造业,也是IDM形式的企业,符合所谓垂直战略。
但这理想收购案,更像一个大噱头——虽然紫光与美光都是半导体概念,其实领域有很大差异。收购后,跟现有主业整合效应,其实并不大。
中国确实也该收购DRAM领域的资源。几年前,中国就这么思考过:在处理器领域无法超过英特尔,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不过高通们,想创造一个独立于ARM的生态基本不可能,那就只好多围绕DRAM来说文章吧。三大关键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话,那也很好。
2009年,面对全球一片哀鸣,中国也曾发出所谓“抄底”声音。那时台湾地区、欧美DRAM企业也曾进入视野。但最后证明单纯依靠资本力量,没有产业基础,就算卖给你,都是个地雷。
DRAM领域、闪存领域,远比其他芯片领域波动更大。它更多关联着消费类市场。下游波动太剧烈。2009至2010,价格一度杀到白菜价。这个领域,没有一种抗风险的系统布局,从技术、系统、产业链、人才、管理运营、市场支撑,玩得转的不多,台湾地区的两家,都玩惨了。日本也玩惨了。只有韩国三星、海力士、美国美光还能左右产业时局。
去年Q1(其实是2014年11至2015年1月),美光盈利,当时状况还不错,但也未达分析师预期。过去一年,它的局面又恶化了,连续亏损。
而韩国双雄此时加快了技术创新。尤其三星,新工艺下产能很快会落地,上代产品价格又杀得很猛。上半年行情本来也不咋地,美光就更受不了了。
中国如果此时杀入其中,看上去也是抄底行为。
但是,就算国家主导的战略整合价值远超过紫光一家企业规模化诉求,现在,问题是,你想收购美光,人家会答应吗?
不知美光说未收到收购要约是否只是PR说辞,也许它在考量什么。单纯从市场布局来说,我相信美光会选中国,但未必甘心全部给你。也许最合理的方式是,双方建立更深的战略合作,比如技术转移与生产落地,换取中国资金支撑,与韩国双雄对抗,而不要期望一口吃下它。
我觉得,除非发生特殊情况,或者中国在其他方面做出重大让步,完购美光的期望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案子,美国政府没有获得什么筹码,绝对不可能放行。
这一段话,我说得已经起老茧了,都俗了:冷战思维中诞生的《瓦森纳协定》,至今约束力仍然很强,老美不太可能放任本国最大的存储芯片企业给中国。这个协定涉及许多细分领域,明里说,它担心中国此类技术用于军事用途,暗里说,这还是国家竞争嘛,我凭什么把一个牛逼的企业——虽然亏损,就这么给你?
当年,AMD剥离GF时,中国鼓噪过,人家不给你;当新加坡特许出售时,中国鼓噪过,人家也给了GF。许多技术领域,中国不要只从产业面思考。
眼下的中美博弈,已有些露骨。斯诺登引发的“棱镜门”效应,不只是在普通信息安全,而是整个国家安全,安全的定义体现在科技领域,它就是涉及产业链自主性。美国前段时间连英特尔处理器都不甘心用于中国天河超级计算机,它会把一个龙头企业给你吗?几乎不可想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