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发展史图文揭秘:看“屌丝”如何逆袭?
这一切美好的现状并没有使联发科停滞不前,接着联发科趁热打铁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八核处理器MT6592,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MT6592八核可以全开,反观三星的big.LITTLE架构的Exynos 5410则只能四个核心同时运行,虽然使用性能较弱的A7核心,但八核火力全开后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同时依然延续了低功耗,低发热的传统。适时的推出首款八核处理器,体现了联发科洞察消费者心理,预测手机芯片发展方向的强大能力。MT6592使联发科开始切入以往被高通占领的中高端手机芯片市场,并初步显现了其向高端芯片进军的发展路线。八核处理器普及风爆又是由联发科掀起的,代表机型是红米NOTE。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6954.htm
2014年2月11日,联发科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4G LTE网络的八核处理器MT6595,该芯片采用四核Cortex-A17以及四核Cortex-A7的大小核方案,这款处理器定位高端,但由于联发科之前的中低端形象,大家似乎对这款处理器的性能始终持怀疑态度,但实际表现说明了与三星Exynos 5430和高通骁龙800正面较量也不落下风,魅族更是在自己旗舰产品MX4上采用了这颗芯片,这一举动对于联发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联发科的低廉价格也让MX4能打出1799元的超低售价,刷新了其旗舰产品的定价纪录。

苹果的A7处理器开启了手机芯片行业64位转型的大幕,2014年2月24日,联发科发布了旗下64位LTE单芯片四核解决方案MT6732,该芯片基于ARM Cortex- A53架构,主频为1.5GHz,这是继苹果A7、高通骁龙410后的第三款64位移动处理器。次日联发科又发布了更强悍的MT6753,同样基于64位ARM Cortex- A53架构,而且是实打实的八核处理器,主频达到2GHz。
Cortex- A53架构是Cortex- A7的64位版本,同样是一个低功耗架构,在Cortex- A57功耗发热不理想的情况下,八核A53显然是更加理智的选择,这次联发科选择暂时放弃高端市场争夺,战略性的放弃A57架构的使用,改走中端路线,体现出高层决策者的睿智。MT6752性能上也是完全吊打高通中端骁龙615处理器,吸引了一大批厂商放弃高通投奔MTK,魅蓝NOTE就是MT6753的代表机型。随后发布的MT6752,MT6735加入了4G全网通的支持,成功打破高通长期以来的4G全网通一家独大的局面,进一步拓宽了联发科芯片的应用市场。

2014年7月15日,联发科发布了这款高通骁龙810的”神替身“芯片MT6795(Helio X10),作为MT6752升级版的MT6795,主频飙到2.2Ghz。
时间来到2015年年初,量产版骁龙810由于A57核心和制造工艺的原因,发热降频严重而影响性能发挥的大背景下,MT6795的优势凸显,低功耗低发热,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不会出现严重降频现象,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流畅,成为了众多旗舰机型弃用骁龙810后的第一选择,包括刚刚发布的魅族MX5,HTC M9+,乐视1代都采用了MT6795,实际体验也完全可与骁龙810媲美。

2015年5月12日,联发科发布了Helio X20代号为MT6797,与以往自家处理器除了是十核心不同外,其采用Tri-Cluster处理器架构也是首次。它提供三个丛集的处理器,专为处理移动设备的各种高度、中度及轻度负载工作项目所设计。由两颗ARM Cortex-A72,四颗ARM Cortex-A53的架构高频核心,四颗ARM Cortex-A53的架构低频核心构成。
这款处理器联发科重新回归高端,量产后将与高通,三星等顶级高端芯片硬碰硬厮杀,芯片厂商之间的斗争仍将继续。

联发科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上演了一出从屌丝到高富帅逆袭的励志大剧。小编写到这里不由得的对联发科肃然起敬,逆境中隐忍顽强是联发科最宝贵的企业文化,联发科的传奇将会延续,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在未来会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可控硅相关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