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凭什么估值1000倍?开放+共享+云计算!
怎么判定一门生意是否成功?在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是用所获取的利润大小来定义一门生意是否成功的。当时全世界成功的领军企业都是通过塑造出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模式来赚钱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6549.htm把盈利能力作为衡量一门生意是否成功的观点,就像是我们对万有引力这个物理定律的认知一样,认为天生就该是这样的:你必须要获得利润才能创造出长期的股东价值,从而驱动公司往前发展壮大。
但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价值观似乎在慢慢被颠覆,以亚马逊为代表的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用近1000倍的市盈率,重塑互联网时代的价值评估体系。
利润为王?
就在不久之前,亚马逊发布了2014年年度财报,这家不以利润为指标的公司,再次让外界大吃一惊,接近50%的云计算营收,达到15.6亿美元,当日亚马逊股价上涨14.1%,市盈率近1000倍。
亚马逊应该是第一家在二十多年时间内没有任何获利,却能一直维持股价不断升值的传奇公司了,它从不畏惧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它表现的更像是我们常说的持续创业者。
亚马逊对低价格的追逐达到几乎疯狂的程度,但是与其提高商品价格赚取利润,亚马逊宁愿将这些利润分给它们的顾客来赚取。
尽管亚马逊现在还在不停的进行扩张,但是它却一直表现得像是一个初创企业。亚马逊从来都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对创新的开放性,这个从一开始就深入它们骨髓的特性。它关注着自身得成长发展和不停的发明创造。它通过增加的商品选择种类和提升用户体验来(比如提供“Amazone Prime”,“第二天送达”,以及“当天送达”这些服务)对它们的核心业务进行扩展。
不同的是,亚马逊最终找到一个可以持续下去的经得起考验的更具有创业性质的模式,通过如AWS服务,Kindle以及Fire这些产品,在稀薄得利润边缘上发展壮大它的生意。亚马逊对创新和创造一直初衷不改,一直保持着如创业早期般的激情。它通过它们市值的增长和用户满意度来对成功进行衡量,而非榨取大量的利润。
云计算是爆发点
除了不断创新,开放以及共享,亚马逊还不断的在打造着众所周知的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这也是亚马逊的爆发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