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高通危机:反垄断触及核心商业模式

高通危机:反垄断触及核心商业模式

作者:时间:2015-02-02来源:华夏时报收藏

  飘摇的中国业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9296.htm

  据了解,过去一年,公司董事长保罗·雅各布斯和他的整个高管团队频繁奔波于中美之间,寻求解决之道。这家全球芯片巨头,专利组合涵盖了从2G到3G再到4G的所有领域,而几乎所有厂商都绕不过的技术。

  根据高通财务报告,截至2013年9月29日,高通全球总营收额达249亿美元,其中在中国市场营收额达到123亿美元,占比达49%。

  去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向高通“开刀”,调查内容包括:“以整机作为计算许可费基础”、“将标准必要专利与非标准必要专利捆绑许可”、“要求被许可人进行免费反许可”、“对过期专利继续收费”等。

  让高通不爽的是,反垄断调查已影响到了企业业务的发展。2014年7月,高通承认,已很难获得授权收入,原因就是因为反垄断调查。高通预期,2015会计年度营收将介于268亿-288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估值289.1亿美元。

  从2014财年来看,高通的净利润增长已受到一定冲击,前三个财季同比或环比均出现下滑,第四季度,更是成为近两个财年里高通出现的最大环比降幅。

  作为移动芯片领域的霸主,高通背后的标签总是高利润及高回报。高通预计,2014年营收增长率只有5%至11%,远低于过去几年25%左右的水平。对于相关调查产生的影响,高通公司CEO史蒂夫·莫伦科普夫表示,还将影响高通2015年的业绩。

  正值高通遭到多个国家的反垄断调查,加之中国市场仍未明朗,高通于去年不得不采取全球裁员举措,而高通中国总部则从国贸附近的嘉里中心搬走。“发改委对高通的罚款幅度可能是其前一年收入的1%-10%,并迫使高通修改商业模式,这些让高通进退维谷。”魏世廪表示,但这些不足以说明高通就要撤离中国,“高通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

  商业模式或被否

  为维护其长达30年的商业模式,高通的整个高管团队去年不得不频繁奔波于中美之间,主动拜见发改委。

  在2014年9月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保罗·雅各布斯高调出席了3场互联网经济讨论。随后,高通总裁德里克·阿伯利赶至发改委。此前一天,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透露,高通案将进入处罚程序。

  而在整个2014年,高通全球首席执行长史蒂夫·莫伦科普夫三度来华交换意见;高通全球CEO率领七八个副总裁5次到发改委接受询问;高通甚至还动用了包括美国财长、美国商务部长等美国高层官员游说,并拜见了副总理兼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主任汪洋等高层。

  毋庸置疑,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由来已久。北京一家手机厂商说,2007年《反垄断法》刚通过,便有很多中外厂商指责高通,在日本、欧州和韩国等高通也分别接受过调查。

  “中国反垄断当局对高通的调查,触及了高通的核心商业模式。”周照峰说。“这正是发改委与高通谈判的难点。”另一知情者说,高通是一个典型的靠专利权收许可费来盈利的公司。

  “对于最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很可能谈成一个相对灵活的方案。”多位知晓高通案进展的律师确信,高通反垄断案判罚一经宣布,便会迅速传递至其他国家。“中国的反垄断迎合了其他国家的口味。”接近发改委的人士说,中国4G市场的蛋糕足够诱人,高通深度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并拥有了不少专利,让高通欲罢不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高通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