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小米商业模式:“铁人三项”的幕后真相
小米上市的消息,是科技圈的大新闻。洋洋洒洒的招股书,我们看到了收入,看到了利润,看到了股权结构,看到了梦想愿景,但一直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看透,小米是业务模式究竟是什么?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05/379601.htm手机收入占比 70%,为什么说定位成互联网公司?
现有互联网业务有多少是手机厂商本该有的,有多少是小米独有的?
新零售和手机有什么生态关系?
关于商业模式,小米只是给出了一个整合式的概念:独特且强大的“铁人三项”模式。
铁人三项,指的是硬件、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小米也对外放出了这么一张商业模式图。

从商业角度分析,铁人三项模式,都像是一个公关说辞。因为它根本禁不起推敲,受不起深度思考。“铁人三项”的说法有明显的去手机化的意味。但小米现有的发展,根本不是按这张图来运作。
小米实际比谁都清楚智能手机对目前商业帝国的重要性。手机旗帜一倒,整个帝国的信心就会崩塌。这一点从招股书的资金用途可以看出,大部分钱,不是花在IoT,不是花在移动互联网,而是花在手机上。
小米的招股文件显示,小米计划将30%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30%用于全球扩展;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第一个30%,放在以手机为核心的产品研发上;第二个30%,放在印度等新兴市场上。雷军心里清楚,在小米真实的商业版图上,手机依然是最最核心的业务单元。但是不能这么对外说啊,否则哪有那么大的估值来做更宏伟的事业?
抛开情怀,我们直面商业真相。要去怎么理解小米真实运作的商业模式?
没有商业新要素,哪来商业新模式呢?
小米没有改造商业,它只是按它的资源和意志来演绎商业。
要理解小米,首先要忘记它给的叙事框架,看回硬件、互联网和零售的本来面目。
小米模式诠析:中枢、管道和零售
小米目前所有的业务,都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类,手机中枢、IoT管道和新零售。

手机中枢
这部分业务指智能手机本身和手机生态下的互联网服务。如图所示,划分为中心、内核和外圈三层。中心是硬件手机,内核是MIUI、应用市场、小米云、浏览器、游戏中心、安全中心六大应用。这六大应用,尤其以MIUI、应用商店和游戏中心三个最为赚钱。在外圈左侧,是向手机生态聚拢的应用,代表是小米音乐、小米视频、多看阅读和小米小说,这类应用更多以服务小米手机自有用户为主。在外圈层右侧,是向小米手机用户以外,外连式的应用。典型代表是小米金融、小米贷款、小米直播和小米枪战。这类应用是小米向外发展的本意,只是现状不如人意。
互联网服务收入占2017年整体收入8.6%,本质依然是高度依赖手机生态。互联网业务的具体模式,在招股书中比较含糊,关键有这么几句话:
目前我们互联网服务的变现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重点为互联网广告(占比56.7%)及增值服务(占比43.3%)。
我们的广告分销渠道主要包括我们的手机应用程序及智能电视。
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线上游戏。我们向第三方游戏开发商提供精简数字销售、分销及运营支持服务。
广告部分是收入,业内普遍认为主要来自MIUI的推送广告。网络上关于MIUI广告的吐槽也不少。虽然这部分也是来自手机生态,但这类推送的广告,苹果是不做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