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小米“堕落史”:如何一步步变成雷军最讨厌的样子

小米“堕落史”:如何一步步变成雷军最讨厌的样子

作者: 时间:2016-08-11 来源:腾讯科技 收藏
编者按:小米模式的成功让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一匹黑马,他与苹果、三星、华为等传统手机厂商的竞争中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是小米未来的增长,将不仅仅依靠小米手机目前所做的新布局,也要靠生态链等新业务来支撑。

  “供应链管理是个长期学问,现在缺乏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但这里面牵涉的利益链条太长,公司又是个互联网背景的公司,加上后期不断推出的路由器、盒子等产品,出现供应问题在所难免。”王强说。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358.htm

  面对上述问题,小米不断通过引入人才和改善供应商关系来提高供应链管理,两年间陆续挖来诺基亚、摩托罗拉、高通等专业手机人才。他们为小米带来了LG、索尼、东芝、高通等欧美手机巨头御用的高端元器件。

  不过,这些供应商并不仅服务于小米,他们还与苹果、三星、华为等巨头合作,相较而言小米的话语权有明显差距。

  “苹果、三星、华为这三家的供应链做得好,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身处电子行业多年,经验丰富;另一方面,其高层对供应链管理一贯十分重视,经常一个月至少飞三次去与供应商沟通。”

  开始行动了。他替代周光平亲自主抓供应链,并且立即有所行动。来自韩国媒体的消息称,7月上旬访问了首尔市,与三星电子高管商谈部件供应合作。这是首次以小米CEO的身份访问三星大本营。

  从“干掉渠道”到扩张“小米之家”

  在解决后端供应链问题的同时,小米也试图解决前端渠道问题。如果时光退回创业之初,这根本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因为小米赖以成功的法宝中,其中一件就是“干掉线下渠道”,由此节省出大笔成本,造就高性价比的口碑。

  然而,当纯粹的线上模式陷入增长瓶颈后,线下渠道反而变得重要。相比OPPO、vivo等以线下渠道为主的厂商,小米的渠道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小米的产品现在不好卖了,单品毛利太低,缺乏竞争力。”深圳华强北的经销商徐正操着一口粤式普通话对本站说。

  2010年,小米刚刚推出手机,徐正就开始了线下贩卖的生意。徐正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仍然很激动,“那时几乎所有的渠道零售商都在疯狂抢购小米手机,因为其单品利润高达200多元,卖一部小米手机的利润是其他品牌的两到三倍之多。”

  但其他手机厂商追了上来。从2013年起,一大拨互联网手机品牌诞生,从零到一学习和追随小米性价比模式。比如,华为的荣耀、魅族的魅蓝、中兴的努比亚、酷派的大神、金立的IUNI以及现在的360手机、乐视手机。它们将小米的性价比战术玩到了“极致”,从1999元开始下降至1799、1499、999甚至599。当小米手机的性价比优势日渐消失,各手机品牌在渠道商心中的地位此消彼长。

  “小米手机的利润并没有变化,依旧是在100元至200元之间。但是其他品牌的利润大幅提升,尤其是vivo、OPPO以及华为,单品利润变成小米手机的两倍之多。”一位二线城市做手机渠道多年的张伟道出了渠道商更愿意卖其他手机的原因。

  根据公开数据,2015年OPPO和vivo继续高速增长,两者出货量之和近1亿部,均价2000元,意味着销售额近2000亿元,超过小米2倍以上,利润更是达到150亿元,堪称中国最赚钱的手机厂商。这一数据本站并未从上述两家手机厂商获得确认,但从渠道商的反馈来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vivo和OPPO的地推人员比去年明显多了很多,店面代表也比以往监督的时间要长,这样的机制保证了产品价格稳定,渠道的利润也有了保证,甚至比以前还高,单机利润达到了30%以上。”天津一渠道商对本站透露。

  如果线上电商渠道售卖的手机能够不断增长,形成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分庭抗礼的局面,那么小米也不用太过重视线下渠道。但自去年以来,国内手机市场依靠电商售卖的线上渠道增速明显放缓,逐渐趋于稳定。

  根据GFK提供的最新数据,2015年到2016年,智能手机在线销量份额在20%-25%之间,而2016年第一季度在线占比仅为22%,在线销售占比经过两年猛涨进入平缓期,而手机厂商也逐渐把角力场转移到线下。

  这不是小米独有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为了加速线下渠道扩张,乐视、魅族和360等与迪信通签订了线下销售协议。魅族在全国将体验店开到了2000家,酷派ivvi则宣布要总投资近10亿元开拓线下渠道。

  此外,全球手机市场增速严重放缓,增量市场已经快到尽头,因此存量市场成为了手机厂商必须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小米 雷军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