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小米变“大米”:没有工厂的中国“智能制造”

小米变“大米”:没有工厂的中国“智能制造”

作者: 时间:2016-01-27 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 收藏
编者按:从手机到手环、空气净化器、小米盒子,创造了粉丝经济、互联网思维的小米正在摸索一条新型制造业的道路。

  “当然,好的服务必须先有好的产品,不能本末倒置。”魏来介绍,在手机研发上的投入很大,目前已经成功申请6000多项专利,每款手机都经历1年到1年半的研发时间。“曾有一款机型已经投入生产,但由于研发团队对一细节不满意,只好重新设计生产,损失了几千万元。”魏来说,将老字号国货同仁堂的对联当成座右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1/286311.htm

  “同时,我们选择与国内最好的制造工厂、供应商合作。”魏来认为,这种模式下,小米这样的新型制造与传统制造形成了共赢的关系,“我们与市场对接得更紧密,我们将用户需求、市场需求传递给他们,他们通过改进技术将高质量的、更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交付给我们。”

  中国智造要站在“风口”,顺势而为

  2013年起,小米向“大米”转变,开始横向多元化拓展,包括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耳机、小米充电器、小米路由器、小米空气净化器等更多产品被列入小米的开发序列中。

  很多人质疑,多元化发展路线会削弱小米的核心竞争力。但小米公司高管认为,不能固守一个领域,要顺势而为地创新发展。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雷军的名言。“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的风口不少,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魏来说,小米瞄准的其中一个“风口”是智能硬件。

  魏来认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空间仍会超出想象。“比如我们都没想到小米空气净化器会在空气环境较好的深圳卖得那么好,说明老百姓对改善生活的高品质产品需求非常强烈。”魏来表示,小米会将手机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智能硬件上。

  同时,小米还将互联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农村用户看作一个重要“风口”。魏来表示,农村互联网人群主要通过手机上网,小米手机将挖掘更多的农村市场,提供更多适合农村用户的服务。

  “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并满足它,创造新需求让用户惊喜,我觉得这是未来我们最大的挑战,这应该也是中国制造升级的重要挑战。”魏来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小米 智能制造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