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时序分析中的跳变点
跳变点是所有重要时序分析工具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跳变点被时序分析工具用来计算设计节点上的时延与过渡值。跳变点的有些不同含义可能会被时序分析工程师忽略。而这在SOC设计后期,也就是要对时序签字时可能会导致问题。后端设计工程师要知道跳变点的概念及其含义,这个非常重要。这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1501.htm1.跳变点定义:
跳变点可定义为逻辑高电平的百分比,作为测量压摆率和时延值的参照。图1(a)演示的是压摆率跳变点。

图1(a)
图1(b)演示的是时延跳变点。

图1(b)
跳变点用来描述标准单元或硬模块(IP)等的引脚过渡值特征,同时检查SoC时序。通常跳变点的值在时序模型(自由格式)中提及,时序分析工具在计算时延和压摆率时会使用这些值。
2.如何固定跳变点:
在描述标准单元或硬模块(IP)特征时,跳变点对于特定的技术节点是固定的。将跳变点固定的目的是确保测量的时延/压摆率接近实际(Spice)的波形。如图2(a)所示,当跳变点位于切换波形的线性区(20%-80%)时,压摆率值比位于非线性区(10%-90%)时要令人乐观。

图2(a)
通常情况下,在过渡跳变点位于线性区时,时序工具计算的单元时延更接近Spice结果。
同时,晶体管的电压阈值(Vt)特性对于决定跳变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输出波形在输入电压超过晶体管的Vt值后会发生线性化[1]。
时延阈值在输入和输出波形的线性区是固定的。只要时延跳变点位于波形的线性部分,那么时延跳变点是20-80还是50-50都没有关系。
3.自由格式提及的跳变点句法[2]
下面给出的是典型时序模型(.liberty文件)的快照,以指示正在使用的跳变点
input_threshold_pct_rise:50;
input_threshold_pct_fall:50;
output_threshold_pct_rise:50;
output_threshold_pct_fall:50;
slew_lower_threshold_pct_rise:20;
slew_lower_threshold_pct_fall:20;
slew_upper_threshold_pct_rise:80;
slew_upper_threshold_pct_fall:80;
4.时序工具如何处理跳变点来计算时延
a)当跳变点对于界面都相同时:
图3(a)描述了驱动程序和负载具有相同时延阈值时的情况。
在给出的示例中,两者都为50%。

图3(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