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设计应用 > 集成电路老化测试插座的结构形式

集成电路老化测试插座的结构形式

作者: 时间:2011-05-29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针栅阵列封装(PGA)封装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9878.htm

  PGA是通孔封装中的一种流行封装,它是一个多层的芯片载体封装,外形通常是正方形的,这类封装底部焊有接脚,通常用在接脚数目超过68 的超大规模IC(VLSI)上。当需要高接脚数目或低热阻时,PGA是DIP的最佳取代封装方式。PGA封装的外形见图4。

  PPGA为塑料针栅阵列封装,CPGA为陶瓷针栅阵列封装其节距为2.54mm。而FPGA为窄节距PGA,目前接脚节距为0.80mm、0.65mm的FPGA为主流。目前国内常用的PGA封装接脚数目从100(10×10)到441(21×21)或更多。

  对于接脚数目少于100线的PGA封装进行老化测试时,国内有一小部分生产厂家采用性价比较好、插拔力较小的圆孔插入式插座(见图5)。而对于超过接脚数目100的,则要使用零插拔力

  PGA零插拔力的结构形式(见图6)。使用时把这种插座的手柄轻轻抬起,PGA就可以很容易、轻松地插入插座中,然后将手柄水平放置到原处,利用插座本身的特殊结构生成的挤压力,将PGA的接脚与插座牢牢地接触,绝对不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而拆卸PGA芯片只需将插座的手柄轻轻抬起,则压力解除,PGA芯片既可轻松取出。由于PGA零插拔力插座使用方便,接触可靠,也常用于装机。例如,计算机主机中的CPU就使用的是PGA零插拔力插座。

  表面贴装式封装老化测试插座

  表面贴装式封装形式

  QFP四方扁平封装适用于高频和多接脚器件,四边都有细小的“L”字引线(见图7)。小外形封装(SOP)的引线与QFP方式基本相同。唯一区别是QFP一般为正方形,四边都有引线,而SOP则是两对边有引线, 见图8。

  QFP在电路板的占位比DIP节省一倍。外形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引线节距为1.27mm、1mm、0.8mm、0.65mm和0.5mm,引线数目由20~240。而SOP的引线节距最大为1.27 mm,最小为0.5 mm,比DIP要小很多。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内存第二代封装技术以TSOP为代表,它很快为业界所普遍采用,到目前为止还保持着内存封装的主流地位。

  LCC系列封装是无引线封装,其引线是采用特殊的工艺手段附着在陶瓷底板上的镀金片,节距为1.27 mm,常见芯数为18、20、24、28、68等。封装形式见图9。

  塑料有引线芯片载体(PLCC/JLCC)是TI于1980年代初期开发的,是代替无引线芯片载体的一个低成本封装方式。PLCC是J形弯曲(J-bend)的,那是说这封装的接脚向内弯曲成“J”的形状,所以有些厂家也叫JLCC 或QFJ(见图10)。PLCC的优点是占的安装位置更小,而且接脚受封装保护。PLCC通常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四边都有接脚,节距为1.27 mm或0.65 mm。引线数常见的有18、20、22、28、32、44、52、68、84。

  J形引线小外形封装(SOJ)的对边伸延出来的,然后弯曲成“J”形(见图11),引线形状与PLCC相同,不过PLCC的引线分布在四边,其引线节距为1.27 mm,常用芯数为16、20、24、26、28、32、34、40、44(节距为0.80)。

  为满足发展的需要,在原有封装方式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方式——球栅阵列封装(BGA)、盘栅阵列封装(LGA),芯片尺寸封装(CSP)、多芯片组件(MCM)等等,其外形见图12,由图可以看出,这几种封装形式充分利用整个底部来与电路板互连,用的不是接脚,而是焊锡球,因此除了封装方便容易外,还缩短了与PCB板之间的互连距离。

电路相关文章:电路分析基础


pic相关文章:pic是什么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