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网络与存储 > 市场分析 > 内存产业面临洗牌:PC市场疲软导致供大于求

内存产业面临洗牌:PC市场疲软导致供大于求

—— 越来越多的企业濒临出局
作者:时间:2012-01-10来源:cnbeta收藏

  面临洗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7923.htm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芯片便被看作是信息时代的“原油”——它们对电脑和其他设备非常重要,以致于制造商竭尽全力改善芯片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然而,上周有消息称,日本芯片巨头尔必达正寻求从其客户获得资金支持,这表明在内存芯片行业的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濒临出局。

  和海力士等韩国两家大公司目前占据着内存芯片行业的主导地位,美国芯片厂商美光科技与尔必达的市场份额并列第三,但远远落后于和海力士。内存芯片广泛用于从手表、电脑到电视机等各类电子设备。然而,DRAM芯片的市场需求已趋于稳定,它们对半导体行业已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

  即便是市场领头羊目前也正寻求实现多样化发展,原因是PC市场需求下降以及新芯片工厂建设成本飙升。PC是消耗最多内存芯片的设备。过去,用户往往购买大量DRAM芯片用以提升PC性能,但如今他们已看不到这样做的必要性。电脑性能现在取决于其他零部件,比如一种名为NAND闪存的芯片。NAND闪存正日益发挥着长期以来由硬盘扮演的角色。

  竞争惨烈

  DRAM行业长期以来竞争就十分激烈。20世纪80年代,由于日本厂商控制了超过70%的DRAM市场份额,英特尔迫于无奈宣布退出这项业务。德州仪器也在90年代中期放弃了DRAM业务。三年前,英飞凌旗下内存芯片部门Qimonda也关门大吉,英飞凌是从德国西门子集团拆分的一项业务。

  美光科技的DRAM业务虽然出现了亏损,但目前还没有放弃该业务的迹象。美光科技一直专注于需求较高的市场领域,同时还在建立NAND闪存业务。美光科技CEO史蒂夫·阿普尔顿(Steve Appleton)说:“我想许多DRAM厂商的竞争力都会不断遭到削弱。我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

  亚洲厂商的崛起让整个DRAM行业经历了一次洗牌。亚洲部分DRAM厂商在起步之初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兴建新工厂时获得许多政策优惠,促使生产成本下降。一旦在这场竞争中落后,DRAM厂商便有可能面临价格优势减少及被竞争对手蚕食市场份额的风险。其结果是,DRAM厂商不断兴建新工厂,即便是在2005年左右DRAM市场疲软之时。

  需求疲软

  但没人预料到PC行业转型会抑制市场需求,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迟迟不能结束。市场研究机构IHS iSuppli内存芯片行业分析师麦克·霍华德(Mike Howard)说:“他们在5年前积累的产能甚至超过了今天全行业的整体需求。”

  去年,由于产品供应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DRAM行业营收下滑幅度超过30%。据霍华德估计,DRAM厂家的库存目前约为13周,远远高于正常情况下9周的水平。多位分析师表示,NAND闪存行业的营收可能在2012年首次超过DRAM行业。

  同时,DRAM工厂建造成本却飙升至5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之间,这甚至让最大的DRAM厂商也难以承受。目前,只有和海力士两家公司的DRAM业务年度营收超过50亿美元。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Objective Analysis首席分析师吉姆·翰迪(Jim Handy)说:“由于市场发展达不到DRAM厂商所需要的速度,令其无力承担兴建工厂的费用,他们不得不彼此展开攻击,互相之间争夺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DRAM行业领头羊三星电子的市场份额增至45%,去年同期为4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三星电子 内存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