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给制造商带来了压力,要求他们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牵引逆变器系统。关键挑战之一是确保辅助电源在不同的故障条件下提供稳定的电源。这需要辅助电源能够处理宽输入电压范围并提供一致的输出功率,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是如此。这款用于牵引逆变器系统的交钥匙辅助电源解决方案旨在满足电动、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EV、HEV 和 PHEV)的苛刻电压和可靠性要求,为大功率牵引逆变器应用提供紧凑、高效和强大的解决方案。该设计具有 40V 至 1000V 的宽输入范围,提供 +22
- 关键字:
800V 牵引逆变器 45W 辅助电源 驱动逆变器
- 作为汽车电动牵引逆变器栅极驱动器的领先供应商之一,恩智浦不断推动逆变器效率、功能安全和汽车性能的提升。恩智浦发布的 GD3162 具有动态栅极驱动功能,能够在日益宽广的工作范围内为先进功率开关器件 (如碳化硅、氮化镓等) 提供卓越开关性能。GD3162器件的动态栅极强度控制不仅提高了逆变器的效率,还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安全解决方案,同时改进了典型硬件设计标准,为功率器件保驾护航。电池和电动牵引电机虽然是电动汽车 (EV) 的标志性特征,但这两者的存在必然要求存在第三个同等重要的元素:牵引逆
- 关键字:
NXP GD3162 栅极驱动器 EV 牵引逆变器
- 提供超丰富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的业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开售英飞凌的HybridPACK™ Drive G2模块。HybridPACK Drive G2模块基于HybridPACK Drive G1,在相同的紧凑尺寸下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HybridPACK Drive G2模块是一款高效率的汽车功率模块,适用于电动汽车 (EV) 以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EV) 的牵引逆变器。英
- 关键字:
贸泽 电动汽车 牵引逆变器 英飞凌 HybridPACK Drive G2 驱动逆变器
-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近日宣布,最新开发出一款用于车载牵引逆变器[1]的裸片[2]1200 V碳化硅(SiC)MOSFET“X5M007E120”,其创新的结构可实现低导通电阻和高可靠性。X5M007E120现已开始提供测试样品,供客户评估。当典型SiC MOSFET的体二极管在反向传导操作[3]期间双极通电时,其可靠性会因导通电阻增加而降低。东芝SiC MOSFET通过在MOSFET中嵌入SBD(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以弱化体二极管工作的器件结构来缓解上述问题,但如若将SBD布置在芯片上
- 关键字:
东芝 低导通电阻 牵引逆变器 SiC MOSFET 驱动逆变器
- 9月6日消息,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受混合动力车种(含HEV及PHEV)带动,2024年第二季全球电动车牵引逆变器装机量达645万台,季增24%。其中,PHEV的装机量较前一季增长26%,在各类电动车动力模式中增幅最大,BEV装机量则以季增18%位居第二。从供应链角度分析,比亚迪由于其PHEV车型热卖,第二季度其自研的牵引逆变器市占率大幅增长至17%,与日本厂商Denso并列第一。此外,中国的汇川技术市占率季增1%,华为维持不变。整体而言,第二季全球Tier1的逆变器装机量表现仍以中国厂商
- 关键字:
TrendForce 比亚迪 牵引逆变器 驱动逆变器
- 恩智浦半导体宣布与电动汽车领域领先企业采埃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合作下一代基于SiC的电动汽车(EV)牵引逆变器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采用恩智浦先进的GD316x高压(HV)隔离栅极驱动器,旨在加速800V和SiC功率器件的采用。GD316x产品系列支持实现安全、高效且性能更高的牵引逆变器,从而可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减少充电次数,同时降低OEM的系统级成本。恩智浦与采埃孚之间的合作是推动汽车行业电气化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为未来打造更加安全、可持续且高效节能的电动汽车。&n
- 关键字:
牵引逆变器 隔离栅极驱动器 SiC功率器件 驱动逆变器
- 运动控制和节能系统传感技术和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厂商Allegro MicroSystems(以下简称Allegro)近日宣布,全球领先的高端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宝马集团已选择Allegro作为宝马集团所有电池驱动电动汽车车型牵引逆变器系统唯一的电流传感器IC供应商。作为磁传感技术的市场领导厂商,Allegro的电流传感器IC能够准确测量流经车辆电机的电流,具有市场领先的精度。高精度可实现精准的电机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损耗,并带来卓越的驾驶体验和更远的续航里程。 Allegro电流
- 关键字:
Allegro MicroSystems 宝马集团 电动汽车 牵引逆变器
- TIDM-02014 是一款由德州仪器 (TI) 和 Wolfspeed 开发的基于 SiC 的 800V、300kW 牵引逆变器系统参考设计,该参考设计为 OEM 和设计工程师创建高性能、高效率的牵引逆变器系统并更快地将其推向市场提供了基础。该解决方案展示了 TI 和 Wolfspeed 的牵引逆变器系统技术(包括用于驱动 Wolfspeed SiC 电源模块、具有实时可变栅极驱动强度的高性能隔离式栅极驱动器)如何通过降低电压过冲来提高系统效率。隔离式栅极驱动器与 TI 的隔离式辅助电源解决方案配合使用
- 关键字:
SiC 牵引逆变器
-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对提高电动汽车性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了。设计人员和汽车制造商需要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同时优先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和终端用户体验。另外,还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开发包括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在内的广泛应用,而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恩智浦S32K39 MCU是我们S32K系列的新成员,将提供优势解上述燃眉之急。 为什么S32K39 MCU适用于电气化 为了保证电动汽车的高性能,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电池管理、高效电机驱动、快速充电和整个电网的负载平衡等。恩智浦广泛的电气化解决方案
- 关键字:
电动车 牵引逆变器 MCU
- 牵引逆变器是电动汽车 (EV) 中消耗电池电量的主要零部件,功率级别可达 150kW 或更高。牵引逆变器的效率和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后的行驶里程。因此,为了构建下一代牵引逆变器系统,业界广泛采用碳化硅 (SiC) 场效应晶体管 (FET) 来实现更高的可靠性、效率和功率密度。图 1 所示的隔离式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 (IC) 提供从低电压到高电压(输入到输出)的电隔离,驱动逆变器每相的高边和低边功率模块,并监测和保护逆变器免受各种故障的影响。根据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ASIL) 功能安全要求,栅极驱
- 关键字:
SiC 牵引逆变器
- 助力工程师设计更加安全高效的牵引逆变器,将车辆的年行驶里程延长多达1,600公里
- 关键字:
德州仪器 TI 牵引逆变器
- 【2023 年 5 月 8 日,德国慕尼黑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代码:IFX / OTCQX 代码:IFNNY)近日推出一款新型汽车功率模块——HybridPACK™ Drive G2。该模块传承了成熟的 HybridPACK Drive G1 集成 B6 封装概念,在相同尺寸下提供可扩展性,并扩展至更高的功率和易用性。HybridPACK Drive G2 系列具有不同的额定电流和电压等级(750 V和1200 V),并使用了英飞凌的下一代芯片技术 EDT3(硅 IGBT)和 CoolSiC™
- 关键字:
英飞凌 电动汽车 牵引逆变器 汽车功率模块 HybridPACK
- 通过精心设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EV) 和电动汽车 (EV) 的牵引逆变器,可以帮助实现更快的电机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系统尺寸,同时仍保持功率密度不变。新技术让汽车制造商能够打造续航里程更远、性能更出色的未来汽车。探索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设计趋势牵引逆变器负责将电池能量转换为控制扭矩和速度所需的
功率,因此是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性能和驾驶体验的
最大因素。扭矩与电机尺寸成比例,而功率提供扭矩和速
度。在保持功率恒定的情况下,如果想要缩小电机尺寸和
扭矩,则需要增加速度。这是个挑战,因为元件尺
- 关键字:
牵引逆变器 汽车电气化
- 目前影响着车辆运输和半导体技术的未来有两大因素。业界正在采用令人振奋的新方法,即以洁净的能源驱动我们的汽车,同时重新设计支撑电动车(EV)子系统的半导体材料,大幅提升功效比,进而增加电动车的行驶里程。政府监管机构持续要求汽车OEM减少其车系的整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违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同时开始沿着道路和停车区域增设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但是,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主流消费者仍然对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存有疑虑,使电动车的推广受到阻力。更复杂的是,大尺寸的电动车电池虽然可以增加其行驶里程,缓解消费者关于行驶里程的
- 关键字:
碳化硅 牵引逆变器 电动车 ADI
-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和双碳的背景下,以电能驱动车辆的交通方式在未来出行将占据主要地位。牵引逆变器(Traction Inverter)作为新能源汽车中重要的信号和能量传递部件,将动力电池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三相交流电驱动电机,同时接收来自整车控制器和控制机构(制动踏板、油门踏板、换挡机构)的信息对电机的工作加以控制。德州仪器可在此应用中提供符合AEC-Q100 标准的反激控制器电源方案。图1 三合一电驱动图1为市面常见三合一电驱动,通常牵引逆变器和电机,减速器会集成化。普遍一台电动汽车会配置一台电机和牵引逆变器
- 关键字:
TI 牵引逆变器 反激控制器
牵引逆变器介绍
牵引逆变器
牵引逆变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心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能力、运输能力、耗电量等等。
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车辆牵引电气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牵引逆变器中的电子器件经历了半控型晶闸管(SCR)、全控型晶闸管(GTO)及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发展过程。
控制方式
牵引逆变器的控制方式经历了凸轮调阻、斩波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