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8 日消息,英伟达是硬件领域的生成型人工智能之王,该公司的 GPU 为微软、OpenAI 等公司的数据中心提供动力,运行着 Bing Chat、ChatGPT 等人工智能服务。今天,英伟达宣布了一款新的软件工具,旨在提升大型语言模型(LLM)在本地 Windows PC 上的性能。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英伟达宣布了其 TensorRT-LLM 开源库,这个库之前是为数据中心发布的,现在也可以用于 Windows PC。最大的特点是,如果 Windows PC 配备英伟达 GeF
关键字:
英伟达 GPU 人工智能
10 月 15 日消息,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Meta 公司为了打造人工智能助理,向一位名人支付了高达 500 万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3655 万元人民币)的费用,只为了使用他的形象和声音。据悉,这位名人只在工作室里工作六个小时,就获得了 500 美元的报酬,合同为期两年。Meta 公司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上个月的 Connect 活动中展示了这些人工智能助理,这些助理有 28 个不同的个性,均使用了名人的形象。例如,模特 Kendall Jenner 的形象被用于 Bil
关键字:
Meta 明星形象 人工智能 助理
人工智能泡沫化?分析与研究机构CCS Insight认为,明年人工智能产业将遭遇一场「冷水澡」成本、风险和复杂性会带来真正的挑战,进一步盖过目前炒作的声势。CCS Insight的总部位于伦敦,首席分析师Ben Wood强调,「围绕在2023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炒作如此庞大,我们认为已经被过度炒作了,需要克服很多障碍才能进入商业市场。」Ben Wood也认为,部署和维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虽然像Google或Meta这种大公司可以负担,对许多组织来说,实在太昂贵了。」此外,该公司也提到人工智能
关键字:
ChatGPT 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锻造锂电产业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能力,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新手段。从锂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来看,电池材料、电芯及PACK封装等各个环节产生中产生的毛刺、划痕、露箔、气泡、褶皱、暗斑、亮斑、掉料等缺陷,都将严重影响锂电池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电池企业更加苛求产线工艺的检测精度、检测速度、图像传输、缺陷分析等。锂电产业大规模制造背景下,推进机器视觉技术智能化迭代,使电池质量管控再上新台阶,成为锂电池企业走向大规模智能制造必然要求,也是锂电池生产企业解决质量和效率问题,实现从ppm到ppb升级
关键字:
人工智能 锂电池 新能源
10月13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谷歌表示,如果谷歌云(Google Cloud)和谷歌办公套件(Workspace)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用户被指控侵犯知识产权,谷歌将为其辩护。此前,微软和Adobe等公司也做出了类似承诺。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在大力投资生成式人工智能,并竞相将这一新技术融入自家产品中。但不少著名作家、插画家和其他版权所有者在几起诉讼中表示,使用他们的作品来训练人工智能系统、或者用人工智能系统创造相关内容都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谷歌发言人表示,“据我们所知,谷歌是业内第一家为人工智能用户提供全面
关键字:
人工智能
10月12日消息,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OpenAI计划下个月为开发者推出重大更新,使基于其AI模型构建软件应用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目前,OpenAI正试图吸引更多公司使用其技术。此次更新包括为使用OpenAI模型的开发者工具增加内存存储。从理论上讲,这可以将应用程序开发商的成本削减20倍以上,解决合作伙伴的一个主要担忧。这些合作伙伴使用OpenAI大模型的成本可能会迅速增加,但他们试图通过开发和销售AI软件来建立可持续的业务。OpenAI还计划推出新的工具,如视觉功能,这将使
关键字:
OpenAI 人工智能 AI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成为香饽饽,世界各大IT巨头竞相采购服务器并训练大模型。结合业界人士以及各大AI头部企业最新消息显示,尽管科技公司都投入大量资源发展最新AI技术,但是多家头部企业表示这一业务目前难以产生足够的利润。成本巨大、获利较难据微软、AMD等龙头企业表示,AI业务难以获利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AI研发相关工具成本过于高昂,比如生成式AI大模型的耗费就是典型的烧钱。据华尔街日报爆料,微软的AI编程工具GitHub
Copilot用户量高达150万,但是平均每个月在每个用户身上都要倒贴20美
关键字:
人工智能 AI 英伟达
Nordic Semiconductor宣布与美国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公司 Atlazo达成收购知识产权组合的协议,其中包括Atlazo八人核心团队的雇用协议,并未披露具体金额。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迭戈的Atlazo公司是用于微型边缘设备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AI/ML)处理器、能源管理和传感器接口设计的技术领导者。Nordic公司与Atlazo 公司达成收购知识产权组合的协议,这将进一步巩固Nordic在物联网低功耗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加速重要的战略发展计划。通过收购Atlazo的知识产权和
关键字:
Nordic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半导体研究公司SemiAnalysis称,谷歌即将推出的生成人工智能工具目前的效力是市场上最先进的GPT-4模型的五倍。此外,他们预计,到2024年底,这种人工智能工具的功能可能是ChatGPT的20倍。 该公司在8月底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OpenAI和Midtravel等公司凭借其人工智能工具早早取得领先时,谷歌似乎在开车时打盹,“沉睡的巨头谷歌已经醒来了”。 然而,SemiAnalysis推测,这家Alphabet旗下的互联网搜索巨头可能不想公开其新的Gemini模式,因为这可能会
关键字:
人工智能 ChatGPT 谷歌
Tenstorrent是一家销售人工智能处理器并授权人工智能和RISC-V IP的公司,近日宣布选择三星公司将Tenstorrente的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推向市场。 Tenstorrent构建了强大的RISC-V CPU和AI加速芯片,旨在突破数据中心、汽车和机器人等多个行业的计算边界。这些小芯片旨在提供从毫瓦到兆瓦的可扩展功率,满足从边缘设备到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其小芯片具有最高质量和尖端制造能力,Tenstorrent选择了三星的设计服务团队,该团队以其在硅制造方面的专业
关键字:
晶圆厂 三星 人工智能
三星电子总裁兼系统LSI负责人朴永仁在硅谷举行的三星系统LSI技术日活动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三星电子 引领市场的革命性发展 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最近表示了一系列旨在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确立主导地位的发展。这家科技巨头展示了其在半导体生产方面的竞争力,由于人工智能(AI)和ChatGPT等新技术的激增,半导体生产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三星开发了一种用于增强人工智能性能的新型移动处理器,并正在与国内外专门从事半导体设计的初创公司合作。 突破人工智能
关键字:
三星,人工智能,AI
据知情人士透露,至少从去年开始,OpenAI就讨论了各种选项,以解决OpenAI所依赖的昂贵人工智能芯片短缺的问题。 据熟悉该公司计划的人士透露,ChatGPT背后的公司OpenAI正在探索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已评估潜在的收购目标。 根据路透社最近描述的内部讨论,该公司尚未决定继续前进。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至少去年,它讨论了各种选项,以解决OpenAI所依赖的昂贵人工智能芯片短缺的问题。 这些选择包括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与包括英伟达在内的其他芯片制造商更紧密地合作
关键字:
OpenAI ChatGPT AI 人工智能
随着 5G 及车联网发展,物流业主需要更具智慧的管理物流驾驶的系统,现行市场中仍处于安装行车记录器来进行事后究责,无法达到事前预警及驾驶行为有效的改善。本提案透过两支摄影机(车前影像及驾驶画面)进行在线影像分析,使用高效AI运算主机(HPC)分析车前状况及驾驶行为,当发生异常事件后,进行即时告警,并进行事件录影,透过4G/5G网路提供管理者查阅,让管理者随时检视行车状态(例如跟车过近或行人追撞危险),即时发现并修正驾驶行为异常(例如分心)。其用途为:· 保障驾驶安全· 透过驾驶行为智能分析来修正驾驶行为,
关键字:
AI 人工智能 智合 英特尔 车联网 intel
10月3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关于欧盟经济安全关键技术领域的建议,以便与成员国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本建议源于《关于欧洲经济安全战略的联合通信》,该通信为欧盟的经济安全制定了全面的战略方针。 本建议涉及对该综合方法中四种风险之一的评估,即技术风险和技术泄漏。风险评估将是客观的,现阶段既不能预期其结果,也不能预期任何后续措施。在建议书中,委员会列出了十个关键技术领域。这些技术领域是根据以下标准选择的:1. 技术的赋能性和变革性:技术在推动业绩和效率大幅提高和/或部门、能力等发生根本变化方面的潜力
关键字:
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
9月28日消息,美国时间周三,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宣布,他们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现在可以使用微软的必应进行网上搜索,这使得ChatGPT能与微软必应和谷歌Bard平起平坐。目前,OpenAI正努力争夺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的主导地位。微软和谷歌已经让旗下聊天机器人进行网上搜索,并提供原始材料的链接,以提高信息共享的可信度和范围。但是,ChatGPT迄今为止只接受了有时间限制的训练数据,这些数据仅限于从互联网上收集的2021年9月之前的信息。在周三的一系列推文中,OpenAI表示,ChatGP
关键字:
ChatGPT 人工智能 OpenAI
人工智能 介绍
人工智能目录
【简介】
【人工和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
【实际应用】
【学科范畴】
【涉及学科】
【研究范畴】
【应用领域】
【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简史】
【电影】
【相关著作】
【安全问题】 【简介】
【人工和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
【实际应用】
【学科范畴】
【涉及学科】
【研究范畴】
【应用领域】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