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对中国标准WAPI妥协背后暗藏重大玄机
2008年7月,在包括ISO/IEC总部官员、中方代表、IEEE代表等参加的WAPI特别会议上,IEEE代表和美国代表改变原本坚决反对WAPI提案的立场,达成了WAPI可作为独立标准推进的共识。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6244.htm针对中美意见达成一致一事,知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原因主要是“采用美国标准802.11i的Wi-Fi技术漏洞太大,安全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全球破解Wi-Fi的工具盛行”。Wi-Fi安全服务提供商AirTight的最新报告也显示,被调查的美国等地金融区的Wi-Fi网络有三分之一采用的是WEP加密协议,而WEP的破解时间不到五分钟。
为此,以英特尔为首的美国代表最终作出妥协。在今年6月的东京会议上,美国代表杰西·沃克(既是英特尔的安全架构师,也是802.11i标准的编辑者)对WAPI投了赞成票。
实际上,早在2007年3月,英特尔工厂定址大连的签约仪式上,国家工信部副部长(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就表示,将推动英特尔和中国企业在计算机和下一代通信方面加大合作。他同时也要求英特尔支持WAPI成为国际标准,兑现美方在第15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所作的承诺。为此,英特尔还特意携手联想推出一款支持WAPI的笔记本电脑。
对于英特尔的态度转变,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对本刊记者表示,中国首次递交WAPI提案时,Wi-Fi是英特尔CPU的主要卖点,WAPI标准势必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所以美国人要不遗余力地加以阻击。方兴东说,如今Wi-Fi只是其功能之一,并且实现与WAPI兼容不是问题,所以新提案不会触及英特尔的直接利益,“现在可以当个顺水人情”。
产业化的初步胜利
除了美国标准自身的缺陷难以克服,WAPI在国内推动产业化并取得初步成效,也是中国方面第二次冲击国际标准时的筹码。“本次会议,中美双方第一次在WAPI的国际标准推进方面达成一致意见,这与当前WAPI在国内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李进良说。
在过去的几年中,WAPI产业没有因为申请国际标准受阻而停滞不前。据悉,目前WAPI产业联盟成员已由2006年成立之初的22家增至58家,覆盖产业链的各环节。一些海外无线局域网芯片和设备厂商也加入了WAPI阵营。
WAPI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张璐璐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WAPI的产业链从终端、芯片到设备都已经基本打造完成。她说,在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提升道路上,应首先立足国内的发展和推进,只有以我国创新的国家标准、产业和市场推广应用为基础,才能真正地促进和支撑其国际化进程。
多次出席WAPI国际标准会议的标准战略学家张庆松博士也指出,除技术先进外,WAPI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发展,是西方国家支持WAPI成为国际标准的重要原因。
而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支持无疑成为WAPI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3G网络建设启动后,WAPI的发展更是出现了关键性转折。目前,三大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设备招标都要求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必须具备兼容WAPI功能。在电信运营商的力挺下,境外的CSR、英飞凌、雷凌等无线网络设备商出于抢占中国内地市场的需要,也开始参与WAPI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