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市场分析 > 低价手机背后的罪与恶 供应商已经尸横遍野

低价手机背后的罪与恶 供应商已经尸横遍野

作者: 时间:2015-10-16 来源:百度百家 收藏
编者按:对于消费者而言,智能手机低价是利好,但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里,低价作为双刃剑,这种恶性竞争,最初受益的是消费者,最终受害的仍然是消费者。

  低价的罪在各行业蔓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1403.htm

  环顾周围,低价影响的并非手机这一个行业。在电视领域,一场围剿的低价促销正在进行,酷开、微鲸等厂商用低价来逼宫。几年前,曾扬言用低价和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电视企业。

  事实上,低价已经成为了国内各个行业通用的竞争法则。从快速消费品,到电商,再到化妆品,凡是能够扯上互联网两个字的领域,都在上演一场激烈的降价竞速。当然了,价格战最激烈的,还是手机、电商这些为数不多的领域。电视行业的价格战,正随着新资本的介绍而疯狂。

  从互联网在国内扎根那天起,免费和低价就成为互联网最显着的两大特征。早年,从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专业软件,到几块钱一首的歌曲,还有各类热映大片,都能在国内的互联网中寻找到。客观地说,国内互联网海量的免费资源,让数亿网民受益。无需花一分钱,就能用上微软的操作系统,能够看到正在热映的大片,能够听到最新的音乐。

  然而,正是这个给网民谋得巨大福利的免费,让优酷土豆、爱奇艺这些视频网站至今深陷亏损的泥潭,让不少国内企业成为微软的被告,还让诸如网易云音乐这样的平台生存艰难……从法律角度来看,盗版的微软操作系统,免费的音乐,免费的在线视频,都是一种被扭曲的互联网价值观。

  与免费一样,在电商、电视等行业蔓延的低价,俨然像一味慢性毒药侵蚀着这些行业。低价之下,很多传统电视企业出现亏损。如同智能手机行业一样,在电视由LED向OLED时代过度的阶段,国产电视品牌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祸根同样是低价。由于一味缠绵于价格战,国内电视品牌没有充实的资金用于研发,这让中国电视企业陷入了一个与手机近乎相同的竞争怪圈。

  当然了,现在电视行业的竞争,仍旧是康佳、创维等传统电视品牌主导。、乐视等互联网电视品牌舆论上虽然生猛,但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并不大。智能手机行业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一旦、乐视这样的互联网电视品牌主导电视行业的竞争,低价鼓吹出来的错误价值观,毁掉电视这个刚刚崛起的行业并非危言耸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小米 乐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