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余承东:小米从来不是华为竞争对手
互联网思维给华为手机带来了冲击,也成就了它的互联网转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1199.htm华为向互联网转型依然是一个在争执中妥协前进的故事,冲突集中爆发是在2013年前后。对于华为这样一个2B基因很重的公司,很多高层还没来得及看明白小米的模式,后者就以挑衅者的身份猛然出现在面前,且势头迅猛。

2013年,小米成立仅三年,在2011年8月推出首款产品之后,当年的出货量就达到30万,随后几年分别达到了719万、1870万、6112万和今年近1亿左右的目标。不仅仅是数字,由小米引爆的互联网思维、极致的用户体验、雷军7字诀这些概念都被视为转型独木桥,一时间,不学习小米,仿佛成了不入流的标志。
华为如何能快速切入并成为规则制定者?谁都没想明白。互联网品牌要做,那华为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只做荣耀不做华为?或者,两个品牌都做,但是线下渠道一刀砍,全部转到线上?
小米掀起来的互联网风把华为等很多传统公司都吹得眩晕,一部分领导提议不再做华为品牌,只做互联网品牌荣耀,要和小米正面抗争,共同切分互联网手机红利;另外一个观点是全部线上销售,线下效果差又繁重,不如不做。
当时的背景是:虽然小米盘活了手机线上销售模式,但线上销售仍然只占国产手机出货量的十分之一,即便是今天,国内手机线上线下销售比例也只是维持在2:8左右。
高层提出了建议,仗还是要自己去打。余承东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冷静地看待“吹起猪的台风”,他还要保持清醒,每天从无数条建议甚至是命令中找到正确的。余和雷军也认识,时不时还会交流业务,但是在小米发展最快的阶段,交流反而没那么多,“他最热闹的时候我在观察”。
他最终认为不仅不能放弃线下,而且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应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线下,等稍有起色后再启动线上销售。
荣耀和华为在分家之前,双方意见最不一致的地方就是双品牌双渠道问题,“同样的产品线上卖1999,线下就得卖到2499”,渠道因为涉及的利益比较多,外部唱衰实体店的声音很大,这些力量都反作用到公司内部时,结果就是无数的争吵。
华为消费者业务CMO张晓云见证了这个过程,“那一年都是吵过来的”,没有人可以指出明确的道路,团队间充斥着无休止的争论。她那段时间特别害怕晚上被叫到公司开会,她给夜间会议起了个名字叫“夜总会”,吵到最后一定会有人拍桌子,也会有人摔门而去。
最终的结果在她的意料之中,“华为是销售导向型公司,瞄准的都是大众市场,不可能只做小众市场,这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在面对90%和10%的市场份额时,华为手机不可能放弃庞大的线下市场。

余做出这样判断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对华为手机的定位,既然是走中高端路线,就不能计较和小米一时的胜负。“华为要成为世界第一,它要超越的是苹果和三星”,他的言外之意是任何一家国产手机厂商都不在挑战名单里,即便是谈到从谁身上吸取教训,他也只会提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品牌。
在谈到国内其它手机厂商的时候,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语气会发生变化,身体也会轻松地靠向椅背,好像是个高考数学满分的学生,在解答一道初中数学题。
“当时小米的势头会让你有压迫感吗?”我问。
“无所谓,我们也会有(那一天),只是早一点晚一点的事情,一定会有。”
但这不妨碍华为学习小米,学习友商恰恰是华为最大的能力之一。2013年华为曾经对小米展开“像素级”学习,推出电商平台VMall,组织荣耀的粉丝“花粉”,包括小米和红米的定价体系、产品节奏,甚至如何宣传,华为都是下了大功夫研究。
张晓云承认华为对小米的研究和学习,但不认为完全是模仿和抄袭,“小米当时所有的销售都是通过小米电商,但是荣耀从一开始就是多平台,包括VMall、京东和天猫等等。”
荣耀的开放平台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今年的京东“6.18”中,荣耀超过小米成为期间销售冠军,值得注意的是,在京东“6.18”大促之前,小米高调宣布与京东合作,这是除了小米电商和天猫直营店之外,小米首次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
在荣耀独立出来之后,余承东仍旧会参与其中的一些工作,2014年,华为荣耀的销量为2000万,销售额24亿美元。赵明上任之后,国际化成为今年荣耀的重点,在今年7月份公布的成绩中,荣耀上半年出货量为2000万,销售额达到26亿美元。
赵明甚至觉着这个步伐对于荣耀来说有些太快,毕竟这个品牌到现在还不到两年,“在高速发展中解决问题”对他来说并不容易,为了加快熟悉国内手机厂商的玩法儿,刚上任那段时间,赵明整天都抱着手机研究。
除了跟手机圈的大佬级交朋友,赵明还有不少互联网圈的朋友,滴滴的柳青、爱奇艺的龚宇,他学着把互联网和荣耀结合起来,“一定要跟业界最好的去比,然后把他们集成到荣耀平台来”。
今年荣耀的旗舰产品荣耀7有一个创新功能“diang”就是集合不少互联网服务,这是一个类似siri的实体按键,比如说“回家”,就会自动打开滴滴按预先设定的位置叫车,说一句“订餐”,手机就会自动打开大众点评搜索附近餐厅。赵明认为荣耀创新标准就是要用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这也是荣耀目标用户的定位。
荣耀7是赵明上任之后发布的第一款旗舰机,上市之后,赵明心情忐忑,守在京东的购买页面下方不停地刷新,“好评率基本上可以达到98%。”赵明笑说自己对这个数字还算满意。
赵明现在已经完全适应手机的节奏,还要帮助华为梳理一套打法,“互联网做手机的方式在整个华为都并不成熟,现在需要风险管理、组织和流程上的建设,把流程定义和决策不清晰的地方,用一种科学化或者是流程化的东西规定下来”,赵明认为接下来荣耀重点是把已有的点做深,而不是单纯追求面的扩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