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拆古董级苹果:初代Macintosh
今年是苹果Mac电脑诞生30周年纪念。为了一表敬意,iFixit的大神们对一台1984年产苹果Macintosh 128K(麦金塔128K)进行了彻底拆解。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46568.htm相信熟悉苹果产品的读者都知道,Macintosh 128K是苹果设计制造的第一款家用Mac电脑,它的诞生也为苹果日后在个人电脑领域内所取得的傲人成绩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业界发展历史和爱好者收藏圈子中都有着很高的地位。
从iFixit的拆解中我们不难看出,Macintosh 128K的外表和内在虽然不如现在的Mac产品那么精美,但依旧给人一种非常扎实的感觉,而7/10的拆解评分也意味着这款产品比当下的Mac产品更具可维修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款老古董内部都藏有哪些秘密。

Macintosh 128K配置简述:
- 8MHz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
- 128KB内存;
- 9英寸CRT显示屏,分辨率512x342(像素密度72ppi);
- 3.5英寸软盘驱动器;
- 单键鼠标和厚重的键盘。
Macintosh 128K在推出时的售价为2495美元,如果算上通货膨胀,那么相当于现在的5594.11美元。
在拆解之前我们先通过Macintosh 128K与2013款iMac一体机(最低售价1299美元)的对比来看看该系列产品在这30年都发生怎样的进化。




后者拥有21.5英寸1080p高清显示屏(1920x1080),并且搭载了传输速度更高的Thunderbolt(20Gb/s)接口,同时处理器也变成了Intel Core系列,内存达到了双通道8GB。键盘鼠标的设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下来仔细审视一下Macintosh 128K的外观,被拆解的机型编号M0001,非常值得纪念。下面就是令人兴奋的拆解过程了。

从Macintosh 128K的外表就可以知道,这台设备的内部一定会十分拥挤。拜设计者所赐,在试图打开外壳时我们甚至需要在螺丝刀前部加装一根延长器才能顺利的够到内部的T15螺丝。





终于到了真相大白的时刻了!
小心翼翼的水平抽出外壳后你会发现CRT显示器、3.5英寸软驱和主板都巧妙的固定在了前部外壳上,而机身后部的外壳只是一个真正的“空壳”。


我们仔细围观一下Macintosh 128K的内部设计,顺便再次拉来2013款iMac进行对比,30年间所发生的变化一览无遗。


拔掉CRT显示屏与电源电路板的连接线,iFixit形容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大片中拆炸弹那样,很有感觉。另外还顺带给自家的拆解工具打了个广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