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拆古董级苹果:初代Macintosh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46568.htm

成功的拆下了Macintosh 128K所配备的60W电源电路板。这块电路板肩负着为包括CRT显示屏在内的整台机器供电任务,上面裸露的升压模块让人感到不安。


笨重的CRT显示屏也被完美的卸下,长长的电子枪和线圈都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Macintosh 128K只配备了单色显示器,但所见即所得的桌面图形设计却是革命性的。

从内部支架中抽出Macintosh 128K的主板,可以看出,苹果并没有为所搭载的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设计单独的主动散热系统。
PS:摩托罗拉68000这款处理器并非只有Macintosh 128K在使用,诸如世嘉Genesis、Atari ST等设备中也同样采用的是这款处理器。


全面瞻仰Macintosh 128K的主板细节,其表面分布有:
- 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红);
- 飞兆半导体74LS393视频计数器(橙);
- 16颗美光4264 64KB RAM芯片(黄);
- SIMTEK C19728和C19729 32KB ROM芯片(水蓝);
- SIMTEK 344-0041-A磁盘控制器(蓝);
- Zilog Z8530PS串行通信控制器(粉红)


看完主板之后就该轮到3.5英寸软驱了,这台Macintosh 128K所搭载的软驱来自索尼,做工看起来非常扎实。
尽管现在的超极本产品甚至连光驱都会舍弃,但在上世纪80年代,3.5英寸软驱可是一件很高级的配置。



这就是Macintosh 128K所搭配的键盘,一张敲起来会咔咔作响的机械键盘,非常带感。
键盘的拆解很简单,拧下螺丝即可搞定。内部的按键都被焊在了电路板上。有趣的是,这款键盘使用了一根标准的RJ9老式电话听筒连接线,可伸缩。



最后该鼠标上场了,比起现在的Magic Mouse,Macintosh 128K的这款老式机械鼠标简直太原始了。
扭开底部的卡环便可以取出内部定位滚珠。当开启外壳后我们看见了两个正交编码器、数个电阻等等非常简单的元器件,不过这种简化的设计也为鼠标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
总结:
Macintosh 128K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我们为它给出了7/10的拆解评分,其内部主要包括软驱、电源、主板和CRT显示器四个部分。

与现在的苹果产品相比,Macintosh 128K没有任何部件是通过胶水来进行粘结,因此整个拆解过程都只需要和不同的螺丝较劲。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深藏于内的螺丝(比如外壳)时,我们必须使用延长杆或更长的螺丝刀来搞定它们。
Macintosh 128K的后续升级性非常差,RAM、ROM以及处理器都被焊在了主板上,一旦坏掉会非常麻烦,这一点倒是与现在的部分Mac产品非常类似。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电源上裸露的升压模块增加了用户带意外中电的风险。

评论